登录 智能问答 长者版 移动版

2020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20-02-10 15:36 来源:区政府

分享代码

字号:

——2020年1月7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北京市门头沟区区长付兆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9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区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工作要求,按照“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弘扬文化、文明首善、团结稳定”的区域发展总原则,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为纲,稳增促调、转型升级,加快构建“三精”格局,经济社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3亿元,剔除传统资源型产业退出影响因素同比增长12.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65亿元,同比增长6.6%;建安投资86.6亿元,同比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3.5亿元,同比增长5.9%;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3743元,同比增长9.0%,绝对值居生态涵养区首位;地区资源依赖度持续下降,能源消耗总量62.07万吨标准煤,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17%,圆满完成了区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攻坚克难,“三大攻坚战”有序推进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有效落实。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管控和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领域,出台措施强化精细化治理。坚持“抠0.1微克”治理PM2.5,截至目前,地区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5%,持续位居全市前列。开展水源地保护工作专项行动,编制完成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初稿。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化“清河行动”,重拳治理永定河山峡段和斋堂水库保护范围污染源及违法建设,三家店等3个断面水质达标,门城湖成功入选“2019年度北京市优美河湖”。配合实施年度永定河生态补水,永定河山峡段河道40年来首次实现不断流。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坚决支持京煤集团关停大台煤矿,彻底终结地区千年采煤史。

低收入精准帮扶攻坚战成果丰硕。深化点对点工作机制,实施低收入户动态精准管理,建立“一对一”精准帮扶对接台账。深挖农户就业岗位,实现低收入劳动力转移就业3286人,就业率达到97.68%。完成低收入农户住宅鉴定,持续推进农村4类重点对象和低收入群众危房改造工作,282户危房实现竣工。出台《门头沟区2019-2020年低收入发展项目实施方案》,实施低收入发展项目47项,增收效果初步显现。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78元,增速22.9%,高于全市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全市排名第三。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绿水青山门头沟”品牌优势逐步显现。

棚改攻坚战全面持续发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安置房,3817套棚改安置房完成分户验收,即将实现2500户居民搬迁上楼,累计建成安置房49492套。新棚改3751地块4个项目拆迁腾退基本完成,冯村南街、永定镇南区和3751-C三个项目实现开工,前期手续办理有序推进。市政道路、供暖、燃气等公共配套设施同步完善,棚改工程质量显著提升,腾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大力推进。

(二)统筹协调,“四件大事”加快实施

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深入落实。建立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已获市政府正式批复,初步完成分区规划数据库建设。压茬启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及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坚决落实减量发展。“点状供地”实施规划(草案)基本完成,以清水镇为试点,推动集体土地利用审批创新。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定《门头沟区传统村落内危房改造指导意见》,强化传统村落保护机制研究。持续优化责任规划师配置,实现责任规划师团队镇街全覆盖。

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实施。完成17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选举,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开展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试点,确定第一批8个试点村。扎实推进农村煤改清洁能源,完成斋堂镇柏峪村、雁翅镇珠窝村等5个村取暖煤改电。分类推进农村地区“厕所革命”,全面消灭农村旱厕,户厕覆盖率达到97.07%。基本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和污水处理全覆盖。强化山区乡村风貌管控,完成138个村庄美丽乡村规划编制,门头沟区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炭厂村村庄规划被评为“2019年度北京市优秀城乡规划奖”一等奖,分区规划荣获特殊贡献奖。围绕“七边三化四美”要求,全力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2019年底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考核验收中排名第一。

“疏整促”专项行动纵深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年13项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专项任务点位完成率位列生态涵养区第二。腾退土地销账面积123.5公顷,疏解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2家,“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保持动态清零。新建和规范基本便民商业网点60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46%。从严控制人口增长规模,全区常住人口总量预计控制在34.5万人以内,人口变动趋势处于可控区间。

机构改革工作稳妥进行。新组建部门全部完成挂牌及职责划转,改革后设置党政机构43个。坚持充实强化基层,完成4个街道机构改革,率先在全市启动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在龙泉镇和军庄镇探索建立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系。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调整组建8个区级综合执法机构。事业单位改革分类稳妥实施。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动态调整机制,编制32个政府部门1214项权力清单,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不断强化。

(三)转型升级,“三大产业”加速集聚

文旅体验产业驱动力持续增强。打造精品旅游,启动编制《门头沟区分区规划旅游产业专项规划》,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双区”创建进展顺利。强化重点景区带动,八大景区组团专项规划编制初步完成,京西商旅古道一期、二期项目全部完工。大力培育发展精品民宿,成功举办北京精品民宿发展论坛和精品民宿推介会,发布《精品民宿发展服务手册》,设立乡村振兴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成功推出“门头沟小院”“绿水青山门头沟”旅游和“灵山绿产”三个品牌,“门头沟小院”成为全市唯一地区性精品民宿品牌,“灵山绿产”成为全市首个区域性绿色产品品牌。推动梁家庄“创艺乡居”、黄安坨“百花山社”、白虎头“朗诗乡居”等项目落地,盘活闲置农宅300余套,地区精品民宿接待能力显著提升。打造文创产业新亮点,依托故宫博物院资源,与金隅集团加强合作,打造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快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完成东马各庄村、炭厂村等旅游精品村改造提升。清水镇、王平镇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加快建设,引进藜麦等高附加值新品种,打造特色农产品示范创新基地,推动体游、农游深度融合。保护传承历史文脉,着力推进“六四一”文化保护传承机制,西山永定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保护与发展规划及五年行动计划初步编制完成,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新馆项目稳步推进。顺利完成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景区退市交接,实施潭柘寺大悲坛、戒台寺戒坛大殿等17个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成功举办第十三届永定河文化节,国际山地徒步大会被评为“2019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地区品牌活动影响力显著增强

科创智能产业集聚能力不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围绕“三大产业”“四大集聚区”,完成全区战略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推动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级)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工作有序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完成申报致函工作。中关村门头沟园发展迅猛,园区地均产出率、劳均产出率在生态涵养区排名第一。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石龙五期人工智能科技园基本具备入市交易条件,石龙三期产业承载项目实现主体封顶。深入推进老旧厂房改造,正式启用“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智能文创园”。完成工业研发用地(安普公司)属地政府优先回购全部股权和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建设项目(利德衡)两个全市首例全流程案例。高精尖产业结构加速构建,以精雕科技、夏禾科技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板块初步形成,遨博智能协作机器人、他山科技人工智能触感芯片等9个市级入库高精尖产业项目有序推进。他山科技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联合共建的全国第一家人工智能电容触感实验室正式落户。双创氛围更加浓厚,建成国内首家民主党派双创基地“九三乐创空间”,成功举办京西创新论坛。加快推动地区协同发展,加强与石景山区合作共建,落实两区高层定期对接交流工作机制,出台《门头沟区贯彻落实新首钢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工作方案》,新兴战略产业项目加速布局。

医药健康产业培育成效显著。阜外医院西山院区二期项目手续办理进展顺利,深化与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合作,推出350张临床研究型床位,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加速科研成果产业化。与首都医科大学深入对接,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着力打造全国新药械临床转化中心、CRO产业中介服务中心和医药健康产业总部基地。新首钢滨河地区、中关村门头沟园、阜外西山院区纳入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范围,地区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体系稳步构建。

(四)共建共享,“六城联创”工作成果丰硕

通过整合创建资源、集中创建力量、协同创建平台、问题共督共改,推进“六城联创”工作全面开展。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为契机,首善标准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以优异成绩通过2019年度市级创城测评,创城攻坚再拔头筹,为明年冲刺“全国文明城区提名城区”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有序实施,完成年度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永定河滨水森林公园、绿海运动公园等建设工程,新增造林面积4.15万亩,洪水口村获评“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地区公园绿化面积达到1721亩,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88.09%,地区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分别达到46.61%和70.02%。基本无违建区创建取得决定性胜利,积极开展“大棚房”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完成新一轮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打响拆违70天大会战,拆除违建146.57万平方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03%,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探索将创城创卫工作相结合,强化属地、行业巡查机制,高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防范化解各类食品药品安全风险隐患,北京市“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进入收官阶段。建立退役军人三级服务保障体系,在全国首创为现役义务兵父母投保补充医疗保险,在全市率先推出生活困难现役军人家庭及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顺利通过北京市双拥模范城实地考核,努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五)真抓实干,市区重点工程加快推进

基础设施承载力显著提升69项区级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加强与城区大市政对接,新首钢大桥建成通车,长安街西延长线实现全线贯通,国道109新线高速施工单位陆续进场36个公路及市政道路项目进展有序,双大路二期工程顺利进行。新城大街、何各庄中街、紫金路东段7条道路正式通车加快推进门城水厂建设。曹各庄路电力工程、新城35千伏石器线、营门线电力隧道工程顺利完工,潭柘寺、斋堂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金沙街道路工程、220千伏高门一二线迁改工程按期开工。鲁家山垃圾焚烧厂余热供热工程进展顺利。

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保障房建设加快推进,完成筹集政策性租赁住房1543套、政策性产权住房新开工3067套,建成各类政策性住房10927套,超额完成保障房建设任务。区教师进修学校综合教学楼改造工程结构封顶,育园小学新建工程等项目加速推进,新增4所一级一类幼儿园,增加学前教育学位450个。区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完成设计招标,区体育文化中心项目稳步推进。顺利通过北京市“节水型区”创建验收。“密路网、微循环”规划稳步实施,新开、调整13条公交线路,着力保障百姓出行。

(六)民生为本,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强化就业精准服务,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区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557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8%左右。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实施镇办养老机构消防设施改造,推动新城20街区等养老机构和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新建4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农村幸福晚年驿站,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全面落实残疾人保障政策,新建7家残疾人帮扶性就业基地。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向区内人才提供共有产权房、租赁型住房146套。探索引入物业管理模式,改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完成9.24万平米老旧小区房屋漏雨防水施工。稳步实施险村险户搬迁工程23个村完成搬迁。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教育资源持续改善,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6.5%,全市排名第区内4所学校成为国家级冰雪运动特色校。教育资源布局不断优化,持续推进“银龄计划”,返聘特级教师实现资源共享。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深入2019年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74.96%,同比提升6.57个百分点。顺利实施医耗联动改革,46家参改机构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持续推进“健康门头沟”建设,顺利完成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市级复审。医联体建设初见成效,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格局逐步形成。积极打造国家基层高血压管理试点,“门头沟区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启动。远程综合诊疗与医疗大数据中心试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新建运营龙兴120急救站,院前急救呼叫满足率逐步提升。文化体育建设不断完善,首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顺利,着力打造“五个一”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体系。全民健身工程纵深发展,新建全民健身运动场地17片、健身步道5条。编制《门头沟商业设施布局规划》,城镇社区便民商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7.7%,龙湖长安天街入驻开业,促进地区消费全新升级。完成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的重要实事26件。

社会服务管理不断创新。严肃换届纪律,依法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开展村规民约、社区居民公约修订,激发村民、居民自治活力。推广“德马行储蓄所”“帮帮银行”等经验,推进区域多元共治。加强社区特色品牌建设,打造精品社区、特色品牌街巷25个。坚持党建引领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委员会建设,深化“村居共建、六联共创”治理模式。积极推进街巷长制和小巷管家,处理各类事项5.1万件。推动社区、停车管理企业探索共治共享管理模式,实施路侧停车电子收费。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持续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健全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实行首派承办单位负责制,强化属地兜底机制,加强联合督办,累计受理群众诉求5万余件,响应率100%,解决率、满意率持续提升。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妇女儿童、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以平安门头沟建设为牵引,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安保服务工作,确保“西部无战事”。坚决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累计梳理涉黑涉恶线索297条,查办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6件。开展重点地区综合整治,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发案数量持续下降,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场所重大刑事案件“零发生”。全面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加强京冀五地区域警务合作,联勤联动筑牢“环京护城河”。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部完成,解决各类问题1767件。深入推进“连民心恳谈室”工作机制,及时就地化解矛盾形成信访工作新局面。持续推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制定实施政府与重大风险源企业一对一应急预案。深入开展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七)深化改革,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深入。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落实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坚持减事项、减证明、减材料,企业群众提供办事材料精简60%。初步完成区、镇街、村(社区)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1600余个区级事项和170个镇街级事项全部纳入“一窗”综合办理,在全市率先推行“不见面审批”“全区通办”“自助能办”改革,率先启动“百事套餐一次办”“企业开办上门办”“高频事项就近办”等便利化改革。全面深化政务公开工作,主动公开信息7723条,受理依申请公开443件。深入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改革,持续强化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清理29家企业债务。推动与西城区结对协作,不断深化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低收入精准帮扶等多领域合作。主动与京能、京煤集团对接,谋划工矿用地等资源统筹利用及绿色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扶贫协作,依托阜外医院优质资源,建设堆龙德庆远程心电诊断平台。累计向涿鹿、武川、察右后旗、堆龙德庆安排区级资金1100万元,支持公益岗位1830个,助力脱贫“摘帽”。

作风建设不断巩固加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强化政治担当。以“红色门头沟”党建为引领,自觉抓好政府系统党建。围绕群众和基层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求真务实开展调查研究,主动查摆历史遗留问题97项。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25名党员干部因工作履职不到位被问责追究。坚决落实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集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发扬“短实新”文风会风,大幅精简文件和会议,超额完成文会精简30%以上目标任务。健全问责容错机制,完善激励关怀制度,严控“一票否决”事项。严格执行财经工作纪律,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严控行政运行成本。

全面依法行政持续强化。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履行政府职责。创新协商民主形式,积极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主动向区人大和政协征求意见和通报工作,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0件、政协提案105件,办复率达到100%,满意率持续提升。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全年学法6次,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坚持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和监察监督。扎实推进法治建设,印发实施《门头沟区关于加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七五”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支持区检察院、区法院依法履行职责。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区委全会精神,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强化公共服务,锐意进取、奋力拼搏,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和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奉献智慧和力量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官兵、中央市属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门头沟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短板:一是生态建设任重道远。生态环境与区域功能定位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生态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转型发展任务依然艰巨。新产业新动能尚在培育,高精尖企业还未形成持续集聚效应,地区营商环境总体竞争力不高,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受减量发展及减税降费等因素影响,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三是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城市功能还不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背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等难点地区环境脏乱、乱停车和停车难等问题依然存在,长效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上还有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仍存在薄弱环节,山区土地、闲置房屋等资源盘活利用还不充分,农民持续增收缺乏优质项目带动。四是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操心事、烦心事还不少,对照“七有”要求、“五性”需求,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资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五是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面对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新节奏,有的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破解难题的能力还需提升,工作作风仍需不断改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下大力气解决,决不辜负全区人民的期望。

二、2020年主要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力谋划“十四五”规划建设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综合当前形势,我们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全方位推进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历次全会确定的首都发展重点任务、蔡奇书记和陈吉宁市长历次调研门头沟区指示精神,为我们在更大格局中谋划发展指明了方向;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门头沟分区规划的正式获批,为我们未来加快推进全面协调绿色发展提供了美好蓝图;蔡奇书记就2020年工作提出了“七个怎么看”“七个怎么干”,要求生态涵养区充分发挥自身在城市发展中的压轴作用,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全面落实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当好“两山”理论守护人的信心。区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以“红色门头沟”党建为引领,全力打造“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以发展思想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通过建设“绿水青山的生态之城”“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底蕴深厚的魅力之城”“向善尊贤的人文之城”“有序包容的和谐之城”,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最终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我们一定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以切实的举措奋力推动全区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

202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工作部署,坚持“绿色发展、生态富民、弘扬文化、文明首善、团结稳定”的区域发展总原则,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首善标准,高举生态大旗,以“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为引领,瞄准“五个之城”建设,对标“七有”要求、“五性”需求,统筹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打造精品经济、精品旅游、精品小镇,走好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争当生态文明建设的首都样板,全力塑造“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

2020年,全区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数与2019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6%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一)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面夯实生态本底

全面落实减量发展。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带动作用,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持续落实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分区规划,扎实推进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及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抓好《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组织实施,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坚决执行“三个严禁”,严控山区开发强度,牢牢守住生态红线。推进“点状供地”实施规划落地,推动集体土地利用审批创新,做好战略留白,引导城乡健康有序发展。持续巩固基本无违建区创建成果,确保新增违建“零增长”。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全面贯彻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制度体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抠0.1微克”治理PM2.5,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聚焦柴油货车、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等主要污染源,强化对工地、裸地、道路扬尘的管控,全力整治非法渣土车,确保降尘量持续下降。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持续做好水源地保护,配合做好永定河生态补水,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推进永定河山峡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和“清四乱”专项行动。巩固好黑臭水体和入河排污口治理成果,扎实推进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断面水质达标。推进“三位一体”城市景观提升水环境保障工程建设,打造特色水环境景观格局。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污染风险管理和治理修复,完善污染地块监管机制。抓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巩固“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打造“两山”实践基地标杆,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持续拓展绿色空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瞄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坚持把增绿作为基础性工作,狠抓植绿护绿,在山区重点实施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1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封山育林15.1万亩、困难地造林1500亩、废弃矿山修复12.9公顷、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任务8.7万亩,加大对非法占用林地的打击力度,巩固山区生态屏障建设。在城区启动实施东辛称C西、高家园土储地块代征绿地建设项目,持续做好公园绿地精细化养护管理,探索打造“微公园”,进一步提升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持续推进老城区环境整治,开展留白增绿、见空插绿工作。创建首都绿色村庄4个、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单位3个、首都绿化美化花园式社区2个、首都森林城镇1个,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绿色空间。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加快打造精品经济。稳步推进《门头沟区战略和产业发展专项规划》实施,围绕“三大产业”和“四大集聚区”,聚焦“绿色、精品、集约、高效”,抢抓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京西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级)、长安街西延长带建设机遇,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构建绿色健康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顺利通过验收,全力争取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申报成功。加快推动石龙五期人工智能产业园开工建设,力争石龙三期产业承载项目年底实现竣工验收。依托“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区域人才涵养系统工程。完善高精尖企业服务机制,加大市区产业政策叠加效应,加快推进他山科技、精雕云服务平台等高精尖重点项目落地。着力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升智能文创园签约入驻率。推进江泰保险、中联云港等企业加快上市,举办好第六届双创周、第二届“未来之门”人工智能产业论坛。发展医药健康产业,主动服务阜外西山院区建设,支持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基地。强化与石景山区、首钢集团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服务资源要素集聚共享。

加快发展精品旅游。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将文旅体验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的“领头雁”,依托“六大文化”+“户外运动体验文化”的“6+1”文化体系,用好用足精品民宿系列扶持政策和专项资金,举办好精品民宿推介会,聚力打响“门头沟小院”“绿水青山门头沟”旅游和“灵山绿产”三个品牌。加快推动优质民宿项目落地,努力用5年时间把全区具备条件的村庄基本建成主题文化田园综合体。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实现文旅融合发展。推动八大旅游景区组团落地建设,争取3到5年内打造1到2个具有发展标杆效应的5A级精品景区。实施游客“后备箱”工程,丰富精品文旅产品供给。促进文创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落地建设。协调加快永定河文化博物馆新馆规划建设前期工作,提升地区文化影响力。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启动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旧址陈列馆提升,实施灵岳寺、宝峰寺、天仙庙等11项文物保护修缮工程,理顺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灵山景区管理体制。加强对千军台幡会、京西幡乐、蹦蹦戏等非遗项目挖掘保护传承,打造非遗文化中心。

加快建设精品小镇。结合镇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快构建“一城、两带、三点、多脉”的城乡空间结构,依据资源禀赋和特色定位,推动各镇特色化、多元化发展。瞄准协同打造首都西部独具生态特色的滨水美丽山城,在永定镇、龙泉镇着力培育科创智能、医药健康、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进潭柘寺镇旅游产业配套建设,以特色文创、民宿休闲和健康养生产业为重点,把潭柘寺镇打造为京西特色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小镇;加强与海淀北部地区协同联动,以北京服装学院为引擎,把军庄镇打造为科技、文化、时尚特色交融的创新创业小镇;实施妙峰山镇全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把妙峰山镇打造为全域景区化旅游示范小镇;充分发挥永定河生态文化融合发展带的重要节点作用,把王平镇打造为与旅游相融合的运动休闲小镇;充分利用京郊铁路“门大线”等资源,研究大台煤矿退出后产业转型,把大台街道打造为具有煤业文化旅游特色的工业转型发展示范小镇;挖掘传统村落特色资源,瞄准建设“引领带动深山区发展的辐射型小城镇”,把斋堂镇打造为以文旅康养为特色的古村落文旅休闲名镇;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线,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和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把雁翅镇打造为滨河水岸休闲小镇;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治理协作,大力推进精品民宿和特色农产品种植,把清水镇打造为以田园综合体为特色的生态运动休闲小镇。

(三)加强地区统筹谋划,推进城乡协同发展

坚决打好棚户区改造攻坚战。把棚改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和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中之重,保质量、保进度、保配套、保服务,全力加大棚改工程建设力度。继续实施大峪化工厂、三家店粮库定向安置房建设工程,推进冯村南街、永定镇南区、3751-C和新城14街区项目建设,同步加强棚改项目周边环境和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棚改安置房物业服务水平,切实提升回迁群众居住品质,建设群众满意的安心工程。加快推进棚改七平方公里城子B地块上市。加速棚改工程手续办理,积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力争2020年棚改工程基本完成。

扎实推进低收入精准帮扶。多渠道做好低收入村、户增收,结合“六个一”结对帮扶机制,巩固前期低收入帮扶成果,强化靶向定位、精准施策、对账销户,全力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低收入村、户全部消除,低收入农户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快推动低收入储备项目落地实施,着力发展林下经济,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发绿色生态公益性就业岗位,创新农民就近就业路径。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景区和产业项目,持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研究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认真开展“一户一宅”清理,依法依规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管理及闲置农房的盘活利用。深化以低收入帮扶为重点的“8+1”行动,增强造血功能,确保高水平打赢低收入精准帮扶攻坚战。

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高起点培育1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以“七边三化四美”为标准,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巩固整治提升效果。深化落实《门头沟区村庄民宅风貌设计导则》,建立村庄民宅规划管理长效机制,完成138个村美丽乡村规划备案。利用好3.17亿元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开展“厕所革命”,农村户厕改造做到愿改尽改。开工建设北四、上清水、赵家洼、陇驾庄地区村镇供水保障工程(一期),实现农村地区饮水“质”“量”双升。有序推进险村险户搬迁申报工作,稳步推动村庄煤改清洁能源。进一步优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审批流程,加强“村地区管”,整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探索建立农村“三资”规范运作长效机制,强化农村“三资”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着力提升城乡基础承载力。全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81项,投资规模64.2亿元,其中建安投资47.5亿元。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分区规划编制工作。持续完善山区路网,加快实施国道109新线高速公路建设,力争实现双大路二期主体完工。推进108国道三期、双大路三期、锅炉厂南路、河滩路前期手续办理,提升地区路网循环能力。加快完善新首钢周边交通服务体系,有序推进石龙路、新城玉带街等8个城市主次干道路建设。实施“三供一业”老旧配电设施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管网及电力设施。完成门城水厂建设,推进鲁家山垃圾焚烧厂余热供热工程。加快推进潭柘寺、斋堂110千伏、清水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实现金沙街、石龙路电力隧道工程开工,进一步提升地区供电保障能力。加快推进S1线沿线景观提升工程,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下大力气改善城市面貌。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争创全国文明城区,精准对标新版指标体系,拓展全区基础创建覆盖范围。深化“门头沟热心人”品牌,确保2020年全力冲刺首都文明示范区并实现全国文明城区提名。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开展门城新城地区行政区划调整前期研究,为捋顺城市管理体制打好基础。以提升为重点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强化人口调控,常住人口增量规模控制在1.5万人以内。提升腾退土地利用品质,重点补齐便民服务设施。按照“六治七补三规范”要求,继续开展老旧小区、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持续推进解决居住区停车难“三年挖潜建设计划”,统筹谋划全区停车资源,加快推进停车自治。开展好长安街西沿线、S1线沿线等区域环境专项整治。严格执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探索物业管理新模式,积极创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推进垃圾分类源头全覆盖。

(四)聚焦“七有”“五性”,持续保障改善民生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将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发挥创业联席会作用,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城乡劳动力实现就业5000人。推进社保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特殊困难家庭提供针对性帮扶,探索邻里互助等社会力量帮扶机制。加快完善“三边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实施镇级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动新城20街区机构养老设施项目建设,全面提升养老床位使用率。实施残疾人家庭康复培训2000人次,为180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居家养老助残券。完善租售并举住房体系,加快建设曹各庄共有产权房、潭柘寺镇定向安置房二期工程,推进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推广节能抗震农宅,完成农村地区4类重点对象、低收入群众和城市低保户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投资4.35亿元,办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20件重要实事。

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不断优化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开展“银龄计划”,办好“课后三点半”活动。精细构建校园安全体系,为60家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专职保安。统筹做好高校落地对接工作,加快景山学校门头沟校区、育园小学新建工程实施。积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动公众科学素质水平显著提升。深入推进“健康门头沟”建设,加强与阜外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等优质资源合作对接,积极推进研究型医院建设。着力优化医疗布局,加强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合作,推动地区医疗资源升级。提升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启动斋堂医院升级改造,推进龙泉医院迁建,加快空白村卫生室建设,提高地区医疗水平。加速推进体育文化中心及档案馆新馆建设,进一步提升区域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巩固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谋划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着力推动消费扩容提质,推动区属国有企业做好10万平方米商业设施接收运营。加速商业服务设施布局,力争到2021年底,城镇社区八项便民服务网点覆盖率达到100%。

创新社会服务管理。落实《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夯实基层治理基础。继续深化“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推进“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一诉十接”快速响应,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持续在提升“三率”上下功夫。完善议事厅、恳谈会、微提案、微建议等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民主协商制度,制定社区购买社会组织指导目录清单。落实社区事项准入制度,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提高社区治理水平。整合街巷长、小巷管家和网格员、协管员、社区工作者等基层治理力量,健全网格化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认真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完善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深入开展“六进军营”特色拥军活动,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加强“枢纽型”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建立突出矛盾办理跟踪制度,发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加强对非法集资、非法放贷等监测预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金融行为。加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产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惩处力度。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开展安全执法检查,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增强防汛保障能力,推进西峰寺沟上游综合治理,实施水毁修复工程。深化信访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最大限度化解矛盾。巩固国庆期间安保机制,创新拓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力推进“平安门头沟”建设,不断提升立体化治安防控能力、公共安全治理能力、基层基础管理能力。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守土尽责保平安,切实增强群众安全感。

(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全面强化党建引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持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以“讲奉献、争第一”的门头沟精神,全面深入继承红色基因,矢志不渝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加强政府系统党建工作,推动“1179”工程落细落实,推进主题教育“四个一”制度成果落地,强化“七个红色”,增强党员干部制度自信和行动自觉。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确保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坚定不移推进基层减负,持续改进机关作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深入推进综合考评。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落实机构改革任务,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推进街道乡镇改革,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举全区之力提升招商引资实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9+N”政策3.0版,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根据企业需求动态更新“服务包”,深入实施“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全城通办”“不见面审批”等便利化改革。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深化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提高过“紧日子”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争取市级部门专项政策资金支持,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严格预算成本管控,强化政府性债务风险防控。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打造区属国有资本运营平台。进一步强化与西城区结对协作,以推动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为着力点,深度谋划全面合作。做好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保证完成与结对地区携手奔小康工作目标。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区人大报告、区政协通报工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民主协商,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支持人民法院、检察院开展工作。严格履行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加快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着力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实现行政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强化审计监督问责,发挥行政复议监督纠错作用,完善行政诉讼工作。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七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

各位代表,蓝图已经绘就,目标振奋人心,奋斗正当其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区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百折不挠的韧劲、真抓实干的作风,全力以赴打造“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和“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努力开创现代化生态新区绿色发展新局面,为胜利实现“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2020政府工作报告(印刷版)(更新实际数据)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