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索 引 号:11J002/ZK-2008-000035

公开责任部门:门头沟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信息名称:“十一五”规划纲要

文   号:

信息有效性:有效

生成日期:2008-05-28 17:31

发布日期:2008-05-28 17:31

内容概述:对门头沟区从2006-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做出的中长期规划。

“十一五”规划纲要

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门头沟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门头沟区“十一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二00六年一月

目    录
序言............................................4
第一部分  主要环境..............................5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5
(一)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5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5
(三)城乡建设成就显著…................................6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7
(五)各项改革不断深化…................................8
(六)依法治区取得成效….............................…8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9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9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9
(三)落实区县功能定位的新要求.........................10
(四)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新要求...........................10
三、“十一五”时期面临的突出矛盾......................10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艰巨.........................11
(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大...........................11
(三)城乡基础设施滞后.................................11
(四)社会事业相对薄弱.................................11
第二部分  总体思路.............................12
一、指导思想.........................................12
二、主要原则.........................................12
三、规划目标.........................................13
(一)总目标...........................................13
(二)主要指标.........................................13
四、功能分区........................................15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15
一、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15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16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16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17
(四)积极构建新型工业体系............................18
(五)发展高效生态农业................................18
二、加强生态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区....................19
(一)实施生态涵养工程................................19
(二)加强生态修复治理................................20
(三)改善城乡生态环境................................20
(四)强化生态保护机制................................21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21
(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22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2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3
四、建设门城新城,推进城镇化进程....................23
(一) 门城新城建设................................23
(二) 斋堂镇建设…....................................24
(三) 潭柘寺镇建设....................................24
(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5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26
(一) 路网建设........................................26
(二) 供水设施建设....................................26
(三) 供电及供热设施建设..............................26
(四) 环保设施建设....................................27
六、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27
(一) 促进科技进步...................................27
(二) 推进公共教育均衡化发展.........................28
(三) 加强大众文化事业建设...........................29
(四) 建立城乡公共卫生体系...........................30
(五)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30
七、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31
(一)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1
(二)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32
(三) 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32
(四) 深化投资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33
(五) 扩大对外开放...................................33
八、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门头沟....................34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34
(二)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34
(三)加强人口管理..................................35
(四)维护社会稳定..................................35
(五)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36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37
一、组织实施........................................37
二、项目保障........................................38
三、政策保障........................................39
四、资金保障........................................39
附件..........................................40


序     言

未来10至20年是门头沟区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和发展机遇期,总体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经济发展阶段。按照北京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县功能定位的要求,门头沟区将充分发挥区位、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等比较优势,主动承接首都历史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扩散,实现能源基地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主导功能转型,矿业型产业结构向生态友好型产业结构转型,生产型城市向综合服务型城市和宜居城市转型。初步建成以门城新城为中心的首都西部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综合服务区。
《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门头沟区委《关于制定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重大决策进行编制。本规划纲要是全区“十一五”时期的战略部署,是区政府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重大谋划,是履行职责和引导市场的重要依据,是全区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规划期为2006年至2010年。
第一部分  主要环境
一、“十五”时期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服务首都建设与发展的大局出发,紧密结合门头沟区实际,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实施“生态立区、科教兴区、依法治区”战略和“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思路,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城乡建设各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一)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培育生态农业、新型工业、休闲旅游、房地产等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五年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亿元,年均递增(按可比口径计算)16%。累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4.2亿元,年均递增23.5%。“十五”期末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计算)超过2000美元,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消费结构和社会结构快速变动,总体发展处于上升周期。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四区”发展内涵,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第一产业质量稳步提高,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依然强劲,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得到提升,全区经济逐步走上持续、协调、健康发展轨道,为“十一五”时期战略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农业稳步提升。按照“一区六带”产业布局,恢复和培育了一批名、特、优、新品种,建成20个农业观光园、63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3个,农业服务体系更趋完善。新型工业不断壮大。石龙工业区初步形成数控设备制造、生物化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四类主要产业。旅游业健康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川底下村、灵水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五年累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4亿元,年均递增16.9%。房地产业快速增长。累计完成房地产投资23.6亿元,年均递增40.7%,竣工面积118万平方米。新建一批住宅小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7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三)城乡建设成就显著
以建设现代化新山区为目标,完成门城新城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修编和区域规划工作。以旧城旧村改造和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以小城镇和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加大城乡建设投资力度。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亿元,年均递增34.8%。 实施重点工程100多项,完成莲花池路西延、城子大街、新桥大街、大峪南路、三石路等道路和综合管网改造工程,建成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斋堂、潭柘寺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260公里,解决了114个村(1.6万人)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启动农村“街坊路”和安全饮用水工程,完成险村险户搬迁664户(1693人),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重点实施京津风沙源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永定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4240公顷,水源涵养和植被净化功能明显增强。建成葡山公园、滨河公园、黑山公园、草帽山公园等一批绿化美化工程,新增绿地面积60万平方米。按政策关闭了全部采砂场、82%的煤矿和64%的非煤矿山,实施潭柘寺、妙峰山等地区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十五”期末林木覆盖率达到78%,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占全年天数的61.4%。
(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投入保持法定增长,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和完成率稳定在99%以上。加大科技普及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科教三结合工作,启动“北京市生态修复科技实验区”建设,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加强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挖掘开发民间民俗文化。完成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城乡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经受了“非典”的严峻考验,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得到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2%。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累计新建全民健身工程198处。全区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计划生育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9%以上。
 “十五”期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06元,年均递增13.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56元,年均递增13.5%,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五年开发置换社区就业岗位2.1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98%,再就业率达到60%以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达到98%。
(五)各项改革不断深化
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政府机构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全程办事代理制和政务公开制度,搭建政府信息网络服务平台,行政审批事项由876项减少到72项,政府服务效率有效提高。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等财政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区属国有、集体企业重组转制。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引进一批知名现代流通企业,经济活力显著增强。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安置农村劳动力就业5190人。启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免征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政策,减轻农民负担。
(六)依法治区取得成效
落实“四五”普法规划,提高全民法治意识。贯彻《行政许可法》,强化依法行政。加强村民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政务、村务、厂务公开逐步规范化、制度化。民族、宗教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落实《信访条例》,排查调处人民内部矛盾。强化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深入开展创建首都文明区、国家生态区、国家卫生区和双拥模范区活动,连续两次被评为北京市“双拥模范区”,营造了稳定祥和的社会氛围。
二、“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门头沟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城乡统筹、实现区县功能定位和建设国家生态区的重要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门头沟区的发展寄予无限期望,市政府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五个统筹”,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城乡互动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要求我们切实扭转经济发展重外延轻内涵、重增量轻存量、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引资轻服务的局面,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全区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转型期和发展机遇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落实区县功能定位的新要求
门头沟区是首都西部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确定全区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明确了全区的基本功能和发展方向。这种全新定位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推进区域功能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创建国家生态区,全面提升宜居环境,建设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山区。
(四)成功举办奥运会的新要求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极大提升北京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推动首都经济跨越式发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主题,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比较优势,扩大绿色、特色和精品农业规模,促进旅游会展、现代流通和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全区人民的文明素质,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十一五”时期面临的突出矛盾
“十一五”时期全区既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有利形势,同时也面临着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紧迫感,树立机遇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任务艰巨
经济总量相对较小,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科技、人才、管理等智力因素的贡献较小,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传统采矿业退出任务依然艰巨,资源型产业增加值占第二产业比重还比较高,新型替代产业培育相对滞后。
(二)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大
人才结构不合理,传统采矿业和工业企业的劳动力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不高,专业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土地资源短缺,平原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部分山区农村仍存在饮水困难。建设用地资源不足,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局部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采空区、废旧矿山、砂石坑、裸露山体等生态治理任务艰巨。
(三)城乡基础设施滞后
全区路网总量少、等级低、密度小,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门城新城水、电、气、热、路等基础设施不足,与新城的功能定位要求差距大。山区基础设施滞后,旧村改造任务艰巨,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亟待提高。受地理条件制约,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周期长。
(四)社会事业相对薄弱
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尚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社区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大,结构性失业矛盾突出。
第二部分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落实区域功能定位为工作重点,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根本要求,按照实施“三大战略”和“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激发创新活力,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开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努力为建设经济发展、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山区奠定坚实基础。
二、主要原则
认真贯彻中共门头沟区委《关于制定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十一五”时期门头沟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坚持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科学定位。在落实北京市区县功能定位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要素资源,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域,发挥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
第二,坚持以人为本。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就业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使城乡居民充分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实际成果。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坚持生态优先。在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着眼于全区的长远利益,发展经济和开发资源。在注重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低污染、低排放、低消耗之路。
第五,坚持管理创新。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模式,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城乡治理效能,实现依法、科学、高效和有序管理。
三、规划目标
(一)总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现代化生态山城建设框架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和谐门头沟建设初见成效。到2010年全区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城市承载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二)主要指标
——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到2010年,以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和现代农业为主导的生态友好型产业结构基本形成,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万元GDP能耗、水耗均下降15%。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基本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5‰以内,全区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公共卫生和医疗救助体系更趋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98%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面向基层、面向大众的公益性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6.6平方米。安全饮水达标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
——生态建设明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2008年全区整体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标准。2010年全区60%的村(镇)和社区(街道)达到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70%以上。林木覆盖率达到81.7%。裸露山体、退化土地和废弃矿山得到明显治理和修复。
——生活品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91%、93%和87%。
四、功能分区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的指导意见,为充分发挥门头沟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基本功能,以及门城新城文化娱乐等综合服务功能,结合区域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将门头沟区主导功能确定为都市生态屏障、城市综合服务、文化休闲旅游、生态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全区空间布局划分为门城新城核心区、门城新城辐射区和生态涵养建设区。
门城新城核心区包括龙泉镇、永定镇及大峪、城子、东辛房办事处,是全区城市建设的重点区域,主要承担服务中心城区建设、带动山区发展的功能。门城新城辐射区包括潭柘寺镇、军庄镇和妙峰山镇,是连接门城新城与深山区的过渡区域,是门城新城的重要发展腹地,主要承担加强生态修复、承载产业发展的功能。生态涵养建设区包括清水镇、斋堂镇、雁翅镇、王平镇和北岭地区及大台办事处,处于西部发展带的重要地段,是首都西部生态屏障,也是全区生态涵养的重点区域,主要承担生态涵养发展、服务新城建设的功能。
第三部分  主要任务
一、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资源环境比较优势,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旅游业为主导,都市工业、生态农业、文化娱乐等多点支撑的资源节约、生态友好、效益较高的产业结构。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坚持整体优化、扬长避短、梯度发展,依照门头沟区的区域功能定位和空间发展战略,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重点产业和新建项目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与区域功能、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空间分布格局。门城新城核心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和文化娱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门城新城辐射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旅游业和特色农业。生态涵养建设区,重点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和民俗文化产业。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挖掘门头沟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资源,开发名山文化、古村落文化、宗教文化,积极培育创意文化、文艺演出、文物复制品开发等文化产业,打造永定河文化产业品牌。
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积极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完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规范各类有形市场,优化网点布局,重点形成东部现代都市和西部乡村景点两大流通服务功能区,到2010年使流通服务业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稳步发展房地产业。以门城新城规划建设为契机,提升房地产业总体水平。积极探索危改模式,推进中心区危旧房改造。利用浅山区良好条件,提高住宅建设档次。山区各镇可依据镇域规划和自身优势,加快旧村改造步伐。到2010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
(三)大力发展旅游业
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生态休闲理念,发展门头沟区旅游产业,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优势,以精品景点为基础培育十大旅游板块。到2010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跻身全市旅游强区行列。
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促进旅游业与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旅游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打造门城新城和斋堂镇两大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建设斋堂镇和潭柘寺镇重点旅游区(点)购物场所。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完善旅游资源开发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旅游投入新机制,扶植现有旅游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吸引区外大型企业集团参与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会展商务、探险探奇、科普教育等特色旅游,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实现旅游业的效益性增长。
提升旅游整体形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旅游产业发展机制,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整合资源,改变分散管理模式,塑造京西旅游品牌。加强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构建门城旅游管理中心和斋堂旅游集散中心。严格控制景区内项目盲目开发,保护旅游资源。
(四)积极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加快调整传统产业。加快转移影响生态环境的资源消耗型产业,逐步淘汰不适应功能定位要求的资源型企业,争取在2010年前分期分批把达不到市级标准的采矿企业全部关闭。门城新城规划范围内污染重、耗能高、效益低的传统产业逐步退出。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技术水平,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整合建材资源,提高技术含量。
积极培育都市型工业。按照集约用地要求,以门城新城为重点,依托深厚文化底蕴、特色农产品和传统手工艺等优势资源,实施品牌带动,积极引进多元化投资主体,培育壮大企业集团,带动服装加工、食品饮料等都市型工业发展。到2010年,都市型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5%。
推进石龙工业区产业转型。全面调整石龙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加快推进工业区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核心技术、名牌产品、骨干企业,加大自主创新,着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二、三产业,打造区域创新平台,加快形成产业链条,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逐步把石龙工业区培育成为生态友好型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十一五”时期工业区技工贸总收入年均递增15%。
(五)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适应城市对农业的观赏、休闲、文化、景观等需求迅速扩大的趋势,拓展农业为城市生活服务的功能,加快发展“生态、安全、优质、集约、高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重点建设六大特色果品生产带为主的生态农业区。即东山、孟悟为主的京白梨种植带,妙峰山、北岭为主的樱桃种植带,龙泉雾为主的香白杏种植带,潭柘寺镇、陇驾庄村为主的盖柿种植带,太子墓、九龙头为主的苹果种植带,边远山区为主的薄皮核桃种植带。
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切实加大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宣传和培训工作力度,引导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按标准组织生产、加工和销售,促进品牌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到2010年,每个产业带培育2-3个标准化高效示范园。
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建设山区休闲旅游观光园,培育区级以上民俗旅游专业村,发展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户,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加强生态建设,创建国家生态区
坚持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加快实施生态涵养和生态治理工程,健全生态保护体系,全面改善门头沟区生态环境。到2008年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80%,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65%。到2010年全区林木覆盖率达到81.7%,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重达到70%以上。
(一)实施生态涵养工程
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和因势利导,加大对官厅山峡流域、山区小流域和泥石流的综合治理力度。到2010年建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5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7平方公里,全区70%的小流域和全部中度以上水土流失地区得到综合治理。
生态林建设工程。以京津风沙源治理为重点,荒山造林3300公顷,发展经济林1000公顷,保护深山原始生态系统。到2010年山区宜林荒山荒地基本实现绿化。
湿地建设和保护工程。建设永定河门头沟段湿地自然保护区,逐步恢复湿地植被。到2010年综合治理湿地面积100平方公里,有效改善永定河流域水环境。
(二)加强生态修复治理
地下采空区治理工程。坚持规划先行、滚动治理,积极探索采空区治理的有效途径,开展采空区的地质勘探工作,编制门城新城地下采空区规划,分阶段推进采空区综合治理。
国道两侧治理工程。结合生态环境规划,建设护路风景林,形成集景观、生态和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富民走廊。强化108、109国道两侧绿化和公共设施建设管理,拆除违法建设工程,促进山区旅游经济发展。
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工程。编制破坏山体修复治理规划,推广山体修复经验。采取工程防护、景观包装以及绿化造林等多种方式,修复治理废弃渣土、废旧矿区和砂石坑。到2010年,完成全区40%的裸露山体、40%的废旧矿区和80%的废旧砂石坑生态修复治理。
(三)改善城乡生态环境
实施环境保护工程,综合整治城乡环境。集中整治城市出入口、商业集中区、重点污染源和旅游景区、国道沿线、公共场所等地区的大气、污水、噪音、废渣污染。实施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填埋、农厕改造等环境治理工程,建设一批环境保护设施,加强对门城新城、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
城镇绿化美化工程。精心设计生态景观,种植和引进适合本地生长的乔、灌木等多样化树种,加强工业园区、居住小区的绿化美化,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到2008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6.3平方米,到2010年,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6.6平方米。
(四)强化生态保护机制
加强百花山等市级自然保护区和小龙门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深山区险村险户搬迁,保护原始生态资源。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加强土地、矿产、森林等资源补偿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拓宽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和监督渠道,加强执法检查和执法监督。
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节能、节水、节地为重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依靠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集约型生产方式,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到2008年,全区万元GDP能耗、水耗比2005年下降10%,到2010年下降15%。
(一)完善政策保障体系
建立节约资源的监督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经济杠杆的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建立产业筛选评价制度,严格执行节能、节水、节地和节材标准,限制高耗能、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引导机制,健全监管体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节约资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运行机制。
率先建设节约型政府。建立和完善促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资源有效利用的各项制度,以政府采购为切入点,推广绿色消费,在政府机关实施能耗、水耗定额管理,将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目标纳入考核体系。
(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效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低耗水、高产出的工业,以产业化为支点建设节水型社会。调整种植结构,推广微灌、喷灌、管灌等先进的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型农业。加大节水宣传力度,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引导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和行为。建设卧龙岗污水处理厂、门城新城中水厂,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到2008年,门城再生水回用率达到35%。到2010年,门城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0%。
严格土地资源管理。加强土地整理和储备,充分利用存量土地和闲置土地,建立集约用地机制,完善土地利用评价体系,按照项目用地的容积率、投资强度、产出率等控制指标,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落实能源管理政策,开展工业、建筑和交通节能,加强能源集约利用,推进地热、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北京市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规划纲要》,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加快建设绿色照明街道、节能环保建筑、雨洪利用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等节约示范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清洁生产,培育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到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用水综合利用率达到90%。
四、建设门城新城,推进城镇化进程
坚持新城规划建设与农村发展布局相结合,城乡一体规划,镇村同步建设。按照“强化中心、培育支点、发展轴线、带动全区”的思路,构建以109国道为主要发展轴、门城新城为主中心、斋堂镇为副中心、潭柘寺镇为重点,辐射广大农村的城镇体系新格局。到2010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75%。
(一)门城新城建设
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和产业布局,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集聚,推动新城发展。到2010年将新城初步建成面向市区、辐射山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为建设集旅游休闲、居住、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山城奠定良好基础。
门城南区建设。重点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承担新城主要产业发展职能。三石路和长安街西延线发展现代信息和商贸服务,西南浅山地带建设休闲娱乐区。
门城北区建设。提高服务设施水平,建设集食、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中心,开发三家店文物保护区和琉璃渠、九龙山两地的文化旅游项目。
门城中心区建设。加快推进危旧房改造步伐,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建设商业服务区、文化办公区、医疗服务区、居民居住区和公园绿地等。到2010年累计完成危旧房改造面积60万平方米。
规划利用地下空间。加强对门城新城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完成对门城新城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调查,依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编制门城新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二)斋堂镇建设
坚持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整合利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将斋堂镇建设成为门头沟区次中心和西部休闲旅游区的中心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镇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历史文化风格相协调,分阶段推进古村落建设,开发特色旅游线路。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农业向沟峪集中,形成集聚效应。
(三)潭柘寺镇建设
以潭柘寺景区为核心,挖掘历史文化、皇家寺庙、自然景观等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旅游新景点,发展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建设连接潭柘寺和门城的隧道,推进潭柘寺向生态、旅游、服务、宜居、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休闲名镇发展,形成门城新城的辐射发展空间。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稳步推进,实施好一批让农民受益的中小项目,有效改善农村整体面貌,特别是公共服务滞后的状况。提高农业产业化规模和水平,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合理调整村镇布局。以农村城镇化、生态化为方向,加快旧村改造,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对不具备饮用水条件或其他生活条件恶劣的村庄,位于生态禁、限建区内又不利于文物保护或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村庄,规模小、不利于集约利用城镇基础设施的村庄,逐步向中心村镇迁并。
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山区道路建设,到2008年,基本完成“街坊路”建设工程。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实施联村供水计划,改善山区群众饮水条件,到2010年,所有自然村饮用水达到安全饮用标准。实施“户户通”电视工程,到2010年,全区行政村80%以上的农户接通有线电视。
提高农村经济总量。以村级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为突破,培育集生产、生态、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农业。加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的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十一五”时期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10%以上。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要求,以道路交通为重点,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提高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到2010年,全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得到缓解。
(一)路网建设
按照全区路网布局的总体要求,加快双大路、潭王路等一批重点公路项目建设,配合108国道改线、109国道增线、六环路建设等道路工程建设,连通区域路网与城区及周边区县公路网,实现与全市公路交通网的资源共享。促进城市轻轨入区,推进门城新城路网建设,实施滨河路南延、永定至潭柘寺段和西北环线建设等道路工程,提高门城新城道路承载能力。
(二)供水设施建设
根据门城新城总体规划,适当调整现有管网,实施旧城区供水管网调整改造工程,新建永定镇地区供水管网和门城自来水新水厂,提高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满足新城建设发展需要。改善山区饮用水条件,到 2010年山区农村全部达到国家安全饮用水标准。
(三)供电及供热设施建设
优化区域电网结构,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加强线路和设备改造,提高供电能力,实现电力适度超前发展。推进“煤改气”工程建设,积极推广新型能源,逐步扩大天然气覆盖区域。到2010年,门城地区居民用气比例达到80%。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发展采用清洁煤燃烧技术的集中供热方式,到2010年新增城市集中供热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50%以上。
(四)环保设施建设
建设门城新城、中心镇、建制镇的雨、污水分流制排水系统,改善污水污染河道及地下水源的状况。到2010年,城镇建成区雨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区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5%以上。加强生活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焦家坡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健全和完善以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为主的管理系统、收集系统和处理设施系统,到2010年基本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六、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切实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使城乡居民普遍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
(一)促进科技进步
建立和完善自主创新体系。鼓励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创新环境,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创新公共平台和创新服务体系,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纳创新,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加快落实“二二六”科技行动计划。重点实施“生态修复科技实验区”工程,带动技术创新的突破,促进科技成果在环境与资源保护、城市建设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电子政务建设为龙头,以公共服务、决策指挥、数据共享、网络支撑为重点,提升电子政务应用水平,带动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和公共领域信息化的建设。围绕生态涵养区建设,重点推进农业、自然资源保护开发、旅游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到2010年,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主要领域的应用,建成比较完整的信息资源体系和信息化应用体系,信息化对经济增长方式、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起到明显的改善和优化。
开发人力资源。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加快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人才资源开发专项资金,广泛吸纳人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到2010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000人,农村实用人才2500人,人才总量达到2.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
(二)推进公共教育均衡化发展
优先发展基础教育。认真实施教育现代化行动规划,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实行全区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免收杂费和书本费,对困难学生给予补助。
统筹城乡教育。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提高农村师资水平,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提高山区教师生活和工作待遇,健全稳定农村师资队伍的长效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
优化教育布局。加强学前教育,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原则,调整全区教育资源布局,促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统筹发展。在门城新城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优质学校和幼儿园,积极引进市内优质高中联合办学。到2008年,全区中小学办学条件主要项目达到北京市新标准。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和完成率分别达到98%和95%。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到2010年形成4-5个区级骨干特色专业。全区新增劳动力职业培训率达到90%,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参与率达到70%以上。
(三)加强大众文化事业建设
积极发展大众文化。保护开发文化、文物资源,重点做好川底下、灵水村和三家店村的规划和开发,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大力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和农村文化,为建设现代化新山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加强基层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建设街道、乡镇、社区和村文化设施,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城乡居民文化需求。加强未成年人活动设施建设,新建门头沟区少年宫。
深化基层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围绕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为目标,积极实施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激活文化存量资源的活力与效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建设,逐步形成“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文化建设投入格局。
(四)建立城乡公共卫生体系
健全应急机制。按照北京市应急指挥系统的总体要求,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应实施细则,加强应急专业队伍的建设,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完善五个体系。加强急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紧急医疗救治体系。充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纳入全区公共卫生管理系统,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区卫生监督所内部机构设置,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信息网络系统,到2008 年,实现公共卫生信息网络覆盖9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到2010年形成覆盖全区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加强农村和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乡镇卫生院和山区医疗服务站,健全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
(五)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
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门头沟区体育奥运行动规划》,推进全民健康教育,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休闲业,推进体育产业化。发挥山地资源优势,承办不同级别的登山运动和纵走等赛事,逐步形成若干项在全市有规模、有影响的大众体育品牌赛事。完成区小体育场改建工程。
七、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发展环境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消除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推进体制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继续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着力推进政事分开、政府和中介组织分开。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和《行政许可法》,提高公务员素质。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社会公示、社会听证、决策跟踪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增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
深化城镇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理顺街道办事处与专业管理部门的职责,理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社区民主自治的关系,深化街道综合改革,加强社区建设,整顿市容、市貌,建立健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政府职能到位,市场作用入位,社区功能归位。建立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增强处置突发性事件能力,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加强灾害防治,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抓好区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全面落实出资人职责。引导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改组改造,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到2010年,基本完成区属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改制工作。推进企业规范破产,积极培育2-3家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认真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依法维护非公企业的合法权益。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体系,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三)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加快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按照积极稳妥、农民自愿原则,搞好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合理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明晰产权归属,因地制宜培育社区股份合作经济、土地股份合作经济、社区型企业股份合作经济。
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积极推动农户自愿、有偿、依法流转土地使用权,促进土地集约经营。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政府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扶持发展各种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四)深化投资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实施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意见》,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放开市场,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政府投资的引导和放大作用。积极开展“银政”、“银企”、“银农”合作,搭建城乡统一的融资平台,扩大城乡建设资金来源。全面推行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
建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重点保证政权运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增加向农村和困难群体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公正、规范、透明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体系。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制度等改革。推进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扩大绩效考评试点范围,完善考评指标体系。
(五)扩大对外开放
优化发展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全程办事代理,推进政务公开,建立规范有序的办事制度。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带动、社会参与”的原则,稳步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规范、诚信、透明的投资环境。
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交流。进一步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领域,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在重大生态治理项目、重要市政设施工程和重大生产经营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强与有实力的国内外大型企业的合作,以外来资本激活存量资产,以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八、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门头沟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门头沟,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稳步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理顺社会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社会互助方式,探索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健全专项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二)提高城乡人民生活水平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把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纳入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调控目标。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落实就业促进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十一五”时期新增就业岗位2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到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3平方米。
(三)加强人口管理
控制人口规模。继续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从对居住场所的法制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入手,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十一五”时期,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5‰以内,到2010年户籍人口总数控制在26万人以内,常住人口总数控制在32万人以内,其中门城新城户籍人口总数控制在16万人以内。
保障弱势群体利益。切实处理好农村征地过程中保护农民利益问题。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四)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加强执法机构改革,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实现政府执法体制由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向相对集中执法、规范执法转变,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认真贯彻人大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民间组织的参与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实施意见为契机,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青少年犯罪。开展文明镇街、文明社区、文明单位等创建活动,提高全区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切实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积极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区”。加强国防教育,提高全民国防意识。
建立维护安全稳定的长效机制。加强信访工作,不断建立健全多形式、多层次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努力把各类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建立健全防范突发事件、重大灾害和社会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规范执法行为,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体系,确保社会安全稳定。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健全安全生产监督机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重点加强对煤炭和非煤矿山开采秩序的整顿,坚决防止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
(五)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维护社会公平和群众利益,努力把社区、村镇建设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公平配置公共资源,提高城乡基层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切实加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城乡基层政权服务群众、凝聚人心、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企事业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管理制度,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

第四部分  规划实施
一、组织实施
(一)规划的编制是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全区上下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北京市委、门头沟区委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的过程,是与《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衔接的过程。
(二)规划一经批准,即由区委、区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多种形式向社会宣传,按年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检查。各委、办、局要分工协作,全面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发挥规划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作用。政府各职能部门要根据本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组织编制重点领域专项规划,制定规划落实的具体措施,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顺利实施。
(三)规划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健全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完善信息发布制度,运用信息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提高科学组织实施规划的能力和水平。
(四)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到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其他重要原因,致使原有规划内容不适应新形势时,区政府按规定程序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修订。
二、项目保障
投资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的谋划与建设是政府引导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在战略转型期,政府应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结构和功能布局调整的导向作用。
(一)规划中重点工程确定的原则是,突出生态修复治理、环境保护等全区主体功能的项目,纳入国家相关部门或北京市重点建设工程计划的项目,建设周期在2年以上、建设范围跨区域的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培育的项目。
(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筛选、评价机制。落实核准制和备案制,引导社会投资不断增长,形成政府资金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型项目运作模式。
(三)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库。按照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建设一批、谋划一批的要求,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策划,建立政府投资项目向社会公开征集的操作办法,实现建设项目的良性滚动发展。
三、政策保障
(一)以创建国家生态区为契机,争取国家生态区政策。
(二)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定位,积极争取国家部委和北京市对生态修复科技创新、矿区关闭补偿和城市采空区恢复等的政策支持。
(三)对条件成熟的镇、村,积极支持申请国家或北京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政策。
四、资金保障
(一)建立国家、市、区、乡镇多层次的政府资金支持体系。积极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专项资金和市财政资金支持。调整政府投资方向和投资形式,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引导作用。
(二)优化投资环境,运用市场手段,引导和鼓励多种经济成分投资山区生态建设和环保产业项目,努力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

附件:

表一: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主要指标 计划目标 2005年达到 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 36亿元 45.6亿元 完成127%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年均12%以上 16% 超额完成
一二三产业比重 1.8:32:66.2 1.7:55:43.3 
地方财政收入 4.6亿元 6.88亿元 完成14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累计35亿元 累计71亿元 完成203%
旅游综合收入 5.2亿元 7亿元 完成135%
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2%左右 4.98% 统计口径变化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 95%以上 95% 完成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900元 16006元 完成135%
农民人均纯收入 5880元 7556元 完成129%
全区林木覆盖率 80% 78% 统计口径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率 1.3‰ -1.31‰ 超额完成
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超过70% 71.2% 超额完成


表二:门头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目标

指标类别 指标名称 规划分阶段目标
  2008年 2010年
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 12%以上
 地方财政收入(年均递增) - 10%以上
 农村经济总收入(年均递增) - 10%以上
 旅游综合收入(年均递增) - 15%以上
 房地产增加值占GDP比重 - 8%
 万元GDP综合能耗 下降10% 下降15%
 万元GDP综合水耗 下降10% 下降15%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12年
 全区新增劳动力职业培训率 - 90%
 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 - 98%以上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 95%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 - 1.5‰以内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6.3平方米 26.6平方米
 安全饮水质达标率 - 100%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75%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100%
 城镇化率 - 75%
生态建设明显加强 国家生态示范区考核标准 全区整体达到 
 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  60%的村(镇)和
社区(街道)达到
 林木覆盖率 80% 81.7%
 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
占全年天数比重 65% 70%以上
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8%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 - 8%以上
 城镇人均居住面积 - 23平方米
 城镇登记失业率 - 6%以内

图一: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情况

注:“十一五”时期按年均递增12%计算,未考虑价格指数。

图二: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情况

注: “十一五”时期按年均递增10%计算,未考虑价格指数。


图三: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注:“十一五”时期按年均递增8%计算,未考虑价格指数。

图四: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例

注:2005年数据指龙泉镇,截至8月,引自市环保局网站。

图五:旅游综合收入增长情况

名 词 解 释

    1、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首次完整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并把它正式列为中国共产党全面提高执政能力的五大能力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国家生态区
    创建国家生态区,是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的一项重要创建活动,共分为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创建国家生态区两个阶段。国家生态区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等诸多内容在内的综合生态系统,是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更高水平的平衡发展。门头沟区委九届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区委、区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生态区的意见》。提出到2008年,建成国家生态示范区,2015年建成国家生态区的分阶段目标,以及考核标准。
    3、生态涵养发展区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的“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中,把全市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类区域。门头沟等五个区县被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引导人口相对集聚,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
    4、都市型工业
都市型工业是指以完善城市功能和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为主,无污染、低能耗、适合在都市生存发展的轻型工业。都市型工业首先要依托大都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本城市的发展服务,同时也向周边地区提供相关服务。在产业选择上以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研究开发型和轻加工型为主,如服装业、食品制造业等。
    5、生态友好型产业结构
生态友好型产业是低能耗、低排放、对生态环境基本不造成影响或影响很小的产业,如旅游业、生态农业、都市工业、物流业等。与它相对应的是资源消耗型产业。生态友好型产业结构就是在地区产业结构中以生态友好型产业为主导。《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提出要促进经济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即从传统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型。
6、节约型社会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节约型社会不仅指消费上的节俭,而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除加强节约意识、改变不良消费习惯以外,还要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水平减少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7、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经济活动的模式是“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循环经济的活动模式则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为此要求生产企业不仅要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消耗,还要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同时对生产和生活使用过的废旧产品进行全面回收,尽可能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循环利用。
发展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密不可分,发展循环经济是手段,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目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8、公共服务均衡化
组织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重要职责,公共服务均衡化是政府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根据社会公共服务具有的公益性和经营性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基本社会公共服务(也称公益性社会公共服务)和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非基本社会公共服务又分为混合性社会公共服务和经营性社会公共服务。政府是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者,非基本公共服务的倡导者及社会公共服务的管理者。
社会公共服务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主要目的,主要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和公共安全维护等内容。
    9、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用于衡量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指标,计算方法是将科技进步率除以GDP增长率。其中,“科技进步”是指除资本和劳动力两项主要因素之外,能拉动经济增长的所有其他因素(如体制、制度、管理和科技应用等)的综合,不单指自然科学范畴的技术进步。一般而言,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高,代表经济增长质量越高。
    10、万元GDP综合能耗
万元GDP综合能耗(也称单位GDP能耗)指每产生一万元GDP需要消耗多少能量,它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集约水平的统计指标。这个指标在循环经济、生态建设等领域的测评和研究中被广泛运用。计算方法是将全年的全部能源消耗折算成吨标准煤后,除以当年的GDP总量。
    11、和谐社区、和谐村镇
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发育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建设,努力把社区、村镇建设成为各个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目标是民主法治健全、基本社保均衡、公共服务完善、社会安全稳定、生活环境良好、邻里互助友爱。当前建设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的主要任务是着力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着力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着力完善城乡基层组织的工作保障机制。
    1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含义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方向。《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坚持工业支持和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和带动农村等具体方针和措施。
    13、湿地
湿地是指水域与陆地交界的沼泽地带,沼泽、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也被称为“自然之肾”,联合国也十分重视湿地的保护。
目前北京市有湿地面积约5万公顷,其中天然湿地3.5万公顷,为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北京市制定了《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并已建成野鸭湖等7个湿地自然保护区。门头沟三家店湿地自然保护区是待建保护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