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委员会

索 引 号:11J005/ZK-2023-000004

公开责任部门:区教委

信息名称:2022年门头沟区义务教育工作进展情况

文   号:

信息有效性:有效

生成日期:2023-01-15 21:26

发布日期:2023-01-15 21:26

内容概述:

2022年门头沟区义务教育工作进展情况

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区教育系统坚持“上下联动一盘棋”,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工作,基于“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新常态”,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围绕“七有五性”,聚焦“幼有所育”,坚持以普及普惠、安全优质为核心,区级层面统筹解决普惠性民办园房租问题,确保幼儿园普惠率100%,稳居全市第一。

(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6所重点学校领导“提级管理”,提高干部选拔任用质量。坚持党务业务协同发展,促进党务公开工作规范化,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统筹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创立《党建微刊》专栏,积极打造党建园地。建立党建共建“2+1”工作机制,推动“两新”组织强党建促发展。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分8批次抽调335名干部、教师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三是建设“双强型”干部教师梯队。注重培养选拔党性观念强、专业素质强的党员干部,深化“双带头”“双培养”机制。开展教育系统基层干部考察调研,摸清干部人才队伍储备情况,为建设高素质复合型领导班子提供支撑。

(二)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是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深挖红色革命文化和绿水青山生态资源,开展特色德育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信守生态文明。结合“创城创未”工作重点,践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上好具有区域特色的“大思政课”。二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依托生态教育、素质教育、革命传统、劳动艺术四大教育基地,拓展京西“五育并举实践体验圈”。借助高校、委办局、科研机构等资源,构建学生深度学习的案例库、课题库、问题库,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绿水青山新居民”。三是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利用“门头沟教育”公众号开设“亲子共学”心理健康家庭讲堂专栏11讲,举办“好家长训练营”系列专题培训14期。积极发挥“五老”队伍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作用,持续优化丰富社会教育资源。

坚持综合改革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全面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稳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37所中小学295名干部教师通过6种形式开展跨校兼课、教研和管理。实行“员额制”招聘幼儿园教师75人,缓解教育系统整体编制紧缺现状。号召教师向研究者学习科研方法,向实践者学习行动方法,打造一支实践水平高、研究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二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共享。今年9月,景山学校京西实验学校借址开学,一年级招生80人。深化与西城区协作,加强与北师大合作,7所学校签约首师大毕业生优质就业基地。试点探索城乡教育发展联盟,以校际联盟共建协作为基本形式,实施同管理、同考核、同发展,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是积极培育课程教学科研成果。制定《门头沟区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试行)》,开展分学科、阶梯式系列培训。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为基准,促进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和质量提升。1所小学获评市级课程建设先进单位,10项课程建设成果获评市级优秀,13节课程获评北京市精品课,1项课题荣获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四)坚持“双减”落位,重塑良好教育生态。

一是持续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全面强化6址有证学科类培训机构合规行为,采用负面行为清单模式加强日常监管。规范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行为,实现80家非学科培训机构的行业归口监管。坚持违规培训发现和惩戒联合机制,联动属地及相关部门持续开展监督检查。二是切实推动校内减负提质增效。按照“12355”工作思路,以“每月一题”工作机制为抓手,依托场景化治理工作方案,着力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大数据平台赋能作用,实现“一生一策”定制个性化课后服务,“一班一课表”落实规范化排课选课,全面提升校内教育服务水平。

坚持守土尽责强化教育服务保障功能

    一是织密织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对标对表、落实落细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常态防控、风险研判、应急处置、服务保障,实现了无校园聚集性疫情、无涉校外培训感染。抓严抓实各项组考防疫要求,圆满完成平安高考、平安中考。二是确保重点时期校园平安稳定。依托区级学校安全联席会机制,开展安全整治百日行动,提前研判、全面排查、集中整改风险隐患,会同政法、公安、网信部门联合开展安全检查和舆情监测,保证冬奥、全国“两会”及党的二十大期间教育系统安全稳定三是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接诉即办”。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原则,“每月一题”为路径,强化机制建设、政策保障,力求源头治理、未诉先办解决好入园入学、教学管理、校外培训、后勤服务、代课教师补偿等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