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城子街道办事处

索 引 号:11J212/ZK-2021-000075

公开责任部门:北京市门头沟区城子街道办事处

信息名称:城子街道社区建设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文   号:

信息有效性:

生成日期:2021-01-20 15:26

发布日期:2021-01-20 15:26

内容概述:城子街道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城子街道社区建设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以《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为指针,以“红色门头沟”党建品牌和“绿水青山门头沟”城市品牌为引领,按照街道12345”工作思路,在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等方面不断探索,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0年社区建设情况

(一)夯基础,圆满完成各项折子工程

2020年,社区建设办公室承担街道目标管理任务书工作任务8项,折子工程任务7项,在街道工委和办事处的指导下,社区建设办公室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是圆满完成了街道社区规模调整。按照规模适度、便于管理等原则,经过10余次调研,对城子大街等9个社区进行适当调整,并新成立城子东街社区,合理确定了社区管辖范围和规模。

二是圆满完成了CD地块接收前期准备工作。根据街道重点工作任务,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合理的对5228户进行区域划分,并配合职能科室制定安全维稳、环境、垃圾分类、创城等工作预案,提升回迁居民的认同感和满意度。

三是圆满完成了业委会、物管会组建工作。严格执行《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组织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指导组建1家业主委员会和37家物业管理委员会,实现物业管理“三率”全覆盖。

四是圆满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及商务委、科协安排的各项工作。

五是制定《城子街道社区公益事业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合理规范社区资金使用流程。

(二)求创新,不断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一是强自治。构建四大类115支特色志愿服务队,17000余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值守、安保维稳、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重要任务。以社区议事厅为平台,帮助社区开展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实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

二是抓共治。制定《城子街道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办法》,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连续三年打造“公益微创投”,2020年扶持10支草根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头雁效应。

树品牌。完成龙门新区三区市级“参与式协商”示范点建设,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社区议事厅为平台打造辖区单位、物业公司、居民代表共同参与的“一核多翼”的社区治理模式。

二、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2020年,虽然我们顺利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在社区治理工作中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各种条例的学习有待加深。2020年颁布的《北京市街道办事处条例》、《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都是以前工作中未接触过的,是全新的学习领域,我们对新条例、新规定的学习还只限于表面,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中更深层次的运用还不透彻。

二是工作重点有待明确。由于事务性、临时性任务较多,科室工作还没有从事务性工作中走出来,有时存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明确重点,狠抓落实,不断创新,将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三是破解难点问题的能力有待突破。随着物业管理条例的实施,老百姓对物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矛盾也越发凸显,如何真正发挥业委会和物管会的作用,让物业企业顺畅的参与到社会治理等难题还需要破解。

三、2021年工作思路

按照《北京市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职责规定》,社区建设办公室共16项工作职责,与2020年对比,减少了商委的相关工作,增加了未成年人保护、学前教育、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民健身、动物防疫等工作职责。

2021年社区建设办公室将继续贯彻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决策部署,以夯实社区工作基础,提升社区治理活力为目标,积极应对群众对“七有”“五性”的新期待,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及街道办事处重点工作,绘制一张“民情图”,抓好一件大事,完善四项机制,做好四项工作,全面提升社区建设办公室的统筹协调能力、服务能力、管理能力及破解难点问题的能力,为提高社区建设及社区治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工作基础。

一是绘制一张“民情图”。“两委”换届和区域规划调整为契机,以“社区盾”为平台,对辖区人、事、物、组织等精准摸排、深度整合,对重点人、重点事实现清单管理,强化基础数据“底数清,情况明”,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接诉即办”、重点人管控等重点工作提供可见性依据,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精准化水平。

二是抓好“一件大事”。按照市、区统一安排,依法依规做好第十一届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工作,同时做好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保障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顺利交接和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平稳过渡。

三是完善四项机制。强化科室内部建设机制。加强科室内部建设,建立周例会,月总结,随时“回头看”的工作机制,根据工作职责对科室人员进行定岗定责,强化横向(即社区及机关各科室)与纵向(即区级各部门及各镇街)的沟通联系,形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科室工作氛围。完善议事协商机制。建立分层协商和公共沟通互动机制,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协商联动机制,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通过“社区议事厅”对垃圾分类、社区内环境卫生等问题收集社情民意,畅通社区公共事务决策、居民互动交流渠道。优化社区工作者考评机制。充分调动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社区工作者管理考评机制,建立以社区居民群众满意度为主要评价标准的社区工作者考核机制,使对社区工作者的考核评价更加全面、客观。严格社区减负增效机制。按照《北京市社区工作准入管理办法》和《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工作准入管理办法(试行)》规定要求,明确社区职责清单、社区表格清单、社区开具证明事项目录、社区工作任务计划清单、社区挂牌保留目录和社区准入管理工作流程,推进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常态化、机制化。

四是做好四项工作。做好社区规模调整后续工作。按要求做好社区规模调整后的办公用房装修、接收、移交;社区固定资产的转移,社区工作经费的申请及社区工作者的调整等工作,确保调整期间社区工作不走样。做实物业管理条例。探索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2021年,在1至2个小区试点建立“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工作法,探索“红色物业好管家”项目试点,组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业主委员会和居民组成的问需工作队,建立业委会(物管会)与物业企业和业主三项沟通机制,把物业服务企业和业委会(物管会)打造成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重要力量。完成社区工作者轮训轮岗。制定社区工作者轮训计划,针对“接诉即办”、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重点工作通过讲座、参观、研讨等方式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轮训,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两委”换届为契机,结合社区工作者个人特长及社区实际,安排社区工作者轮岗,调整人员配置,优化服务方式,打造“全能社工”队伍。增强社会动员能力。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持续打造公益微创投项目,加快培育生活服务类、重点工作支持类的社区社会组织,推进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建设;组织动员辖区单位、社会企业、居民委员会、居民共同参与解决社区事务,强化与辖区单位、社会企业的联系,做好双向需求征集、提供服务、沟通反馈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垃圾分类等中心工作,修改完善志愿者积分兑换体系,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