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瓜草地琨樱采摘园

    800亩樱桃园,自种无公害、山间泉水灌溉,现已硕果累累! 品种有:红灯、美早、红蜜、黄蜜、巨红、先锋早丹、大紫、那翁、雷尼、萨米托、早大果、水晶、拉宾斯等。
    地址:门头沟区王平镇瓜草地风景区

  • 西马风情樱桃园

    6300棵樱桃树,15个国际品种。荣获食品行业的最高标准“有机转换产品”和“AA级绿色食品”双项认证。被誉为门头沟“樱桃博物馆”此外,还能在山坡上捡鸡蛋、认养果树和菜园等。
    地址:门头沟区王平镇Y169国道

  • 一岁农庄樱桃园

    多品种水果的中性采摘园(樱桃、桑葚、李子、杏、梨),占地面积250亩。除了采摘,这里还可以手工制作老虎枕头、听种植知识讲解、玩萌宠乐园、做鲜花画、做樱桃酒制作、DIY铁锅炖、露营等。
    地址:门头沟区一岁农庄樱桃园

  • 潭杯一农休闲农庄

    这里樱桃品种多:美早、红灯、布鲁克斯、黄蜜、红蜜、萨米脱、宝石等等。这里场地活动多:星空露营、野奢帐篷、家庭聚会、公司团建、农业研学、儿童乐园等等。
    地址:门头沟区潭柘一农休闲农庄

  • 栗园庄南山樱桃园

    600多亩山林面积,山地樱桃日照水分充足,浓郁多汁。 园内饲养的群鸽天然施肥,不打药。 进园无门票,边摘边品尝。
    地址:门头沟区108国道栗园庄南山樱桃采摘园

  • 歆春园家庭农场

    北京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5-10月均有可采摘果品和有机蔬菜。 从城区到目的地仅20分钟!
    地址:门头沟区歆春园农场

简介: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在北京民间素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谚语。潭柘寺历史上曾几易寺名,西晋时初名嘉福寺,唐代时改成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直到清代康熙皇帝御赐寺名“岫云禅寺”沿用至今,又因其“寺后有龙潭,山前有柘树”,故而民间一直被唤作“潭柘寺’。
千百年来,潭柘寺备受历代皇室宠信,历代朝廷拨出款项,整修和扩建寺院。清朝时期,潭柘寺在规模、土地财产、宗教地位、政治影响等方面都达到了鼎盛时代。现在的潭柘寺,寺内占地2.5公顷,寺外占地11.2公顷,规模宏大、殿阁林立,有古建殿堂638间,殿、堂、阁、斋、轩、亭、楼、坛建筑形式多样,仍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貌是京郊最大的一处寺庙古建筑群。
潭柘寺坐北朝南,背靠宝珠峰,周围九峰环抱挡住了西北袭来的寒流,因而气候条件独特,温暖湿润,植被繁茂,寺内古树名花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春夏秋冬各自有景,晨午晚间情趣各异,“潭柘十景”名冠京华。中国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朴初先生曾写联赞曰:"气摄太行半地辟幽州先”。
2001年6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潭柘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初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潭柘寺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物古迹,吸引着四海宾朋,八方善信,并以现代化的旅游服务设施,提供旅游观光、素食餐饮、禅修住宿、佛学交流等服务。是京郊著名的旅游胜地。
简介:
戒台寺地处于享有“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的京西门头沟区。古刹坐西朝东,殿宇巍峨,碑石林立,松柏苍翠,风景秀美,是一处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
静谧的戒台寺依山而建,气势恢宏,环境清幽,梵音缭绕,在这里追寻心灵的宁静,静享片刻自由安宁,也是个消暑的好办法~
在寺中漫步,仿佛瞬间就将尘世烦恼放下,内心充盈又平静,放下琐事,来沉静漫步一番~
千年古刹,是一处令人心静的所在,万籁俱寂间,香火缭绕间,或闭目沉思,或放空自我~
炎炎盛夏,抽个空到古寺里静心、祈福、消暑吧~
简介:
八奇洞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古洞幽深,全长1350米,以独特的褶皱“8”字以及八大奇观而著名,因此被誉为“天造地设,神洞奇观”。八奇洞有八大景观,堪称教科书级的地质奇观。所谓“八奇”是指什么?
1.佛传中国
佛教圣地,洞壁之上自然形成的图案如同“中国体育运动图”景观呈现出划船、奔跑、练体操的图案,恰逢当年中国申奥成功,这个名字也就成为了第一奇的另一个说法。
"2.龙潭显灵
顺着陡梯往上走30多米,就到了号称第二奇的“龙潭显灵”,在深不见底的潭水中,有一条若隐若现长3.9米的“游龙”。粼粼水光中,洞顶不断有水滴打乱着清澈的潭水,更增加了神秘的气氛。"
3.活佛赐福
第三奇,看到映在洞壁上的图,我们一下就理解了此景的含义,石笋很像一位身披袈裟,歪着头手摇破扇,光着脚丫的出家人,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历史民间人物——济公。
4.神娲施粥
又称“壶穴神锅”,是八奇洞的第四奇,一首打油诗告诉大家它的来头:八奇洞内水真多,里面有口大石锅。投进泥沙能容米,游客来了有粥喝。
5.伏虎
八奇洞的第五奇便是“伏虎”了。相传是以潭柘山上护泉的虎在喝水为原型而来,在“虎”前观瞧,这虎眼、虎鼻、虎嘴……还真是有模有样,很是威猛啊!
6.奇险
一个深23米,直径14米的两山之间,夹着一块数十吨的巨石!看着像要掉下来的大石头,是在古河道发育过程中,溶解灰岩底层空间不断扩大,被峡谷支撑而形成的“奇险”景观,不明觉厉吧!确实够“奇”、够“险”。
7.飞龙在天
岩石断层形成的“飞龙在天”,是八奇洞的第七奇,深凹的龙眼,挺立的龙背,奔腾的龙爪……一个飞龙在天!
8.褶皱“8”
奇洞古洞幽深,全长1350米,洞口海拔高程298米,最高落差159米,这一奇就是通过岩石的褶皱,显现出一个横卧的“8”字,看多了一路横横竖竖、弯曲波浪的岩层,猛然间看见个数字,浑圆巨大,不禁令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