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能问答 长者版 移动版

发文单位:区政府办公室

实施日期:2022-11-02

成文日期:2022-11-02

发文字号:门政办发〔2022〕11号

废止日期:

发布日期:2022-11-02

文件有效性:有效

门政办发〔2022〕11号门头沟区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

日期:2022-11-04 14:07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分享代码

字号:

问答解读:关于《门头沟区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图片解读:关于《门头沟区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读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属机构:

现将门头沟区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依照执行。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112

(此件主动公开)

门头沟区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

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

为有效提升本防范应对各类极端天气风险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灾害的损失和影响切实保障本区城市安全运行,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措施

一、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积极构建应对极端天气的风险防控和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发展示范区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工作原则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范应对极端天气风险的首要原则完善预案体系、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筑牢城市安全防线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更有保障

坚持系统思维、防范在先。综合分析极端天气引发的直接影响、次生衍生影响和社会影响统筹推进工程治理和应急管理措施坚持防范为本加强各类灾害风险识别研判以确定的措施对极端天气带来的不确定影响。

坚持突出重点、强化基层。突出多发频发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重点完善极端降雨应对和城市防洪防涝工作机制提升基层单位对局地突发极端天气的果敢决策、果断处置和自主响应能力增强社会公众的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意识

坚持创新方式、提升能力创新应急管理理念和方式积极推动风险评查、模块化响应等新方法运用强化智慧城市建设完善智能感知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提升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工作目标

逐步建成与本区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全天候、系统性、现代化的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体系极端天气风险识别、监测感知、精准预警、预案管理、指挥调度、社会响应、灾后恢复能力不断提升重要建筑、设施和骨干网络节点抗灾能力明显增强努力实现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全力保障本区社会安全稳定和城市平稳运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措施

(一)系统提升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能力

1.强化极端天气识别和预判依据现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级结合天气预报预警提前识别各类极端天气气象台发布冰雹、雷电、高温、大雾天气红色预警信号暴雨、大风、寒潮天气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暴雪、持续低温、沙尘暴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以及发生龙卷风时判定为发生极端天气

2.提高气象精准预报和提前预警能力。建立提早预报预警机制对局地强降水、短时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龙卷风除外)原则上提前1至3小时预报预警;对其它极端天气提前6至12小时预报预警并力争提前24小时预报预警。实行分区域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模式,开展落区预报,并加密滚动预报

3.增强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和效果充分利用电视、短信、手机客户端、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密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信息增强信息针对性、时效性和覆盖面加强安全提示信息的直达性、直观性、直白性让社会公众看得、听得、用得上确保把预警信息有效转化为应对行动。

4.完善风险防范应对管理工具推行风险地图管理开展极端天气条件下城市风险点位分析识别建立风险点清单编制完善洪水、内涝、地质灾害、大风等风险分布图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结合区域地形、环境要素和城市运行情况编制重要目标防护图根据实际需要适度提升防护标准制定救援力量布防图采取前置、预置和机动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救援力量部署健全极端天气应对分析评估和复盘总结机制不断改进完善应对工作

5.健全应急预案体系相关部门要完善防汛、雪天保障、沙尘暴应对等应急预案制定大风、雷电、冰雹等应急预案。各镇街、管委会要结合本地区气象特点针对易发多发极端天气建立完善可操作的预案体系加强风险点位和重要目标设施的预案管理建立模块化应急处置机制

6.完善应急响应和指挥机制。建立完善指挥调度指令清单实行全时段指挥调度机制根据极端天气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响应措施及时调度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对于重点风险点位实施扁平化、点对点调度实现精准指挥和响应

7.构建适应局地气象特点的应急处置模式。研究把握本地形地貌复杂、气象条件多变的特征针对极端天气局地性、突发性的特点细化调整相关应急处置方式针对山前、山前偏南迎风坡、喇叭口地形谷地暴雨多发带山区冰雹多发带构建多方联动、区域协同、自主响应、快速处置的应急处置模式。

8.增强社会公众避险自救能力开展极端天气风险科普宣传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普及极端天气灾害特点、风险隐患、紧急避险等相关知识。积极组织民参加极端天气应对培训演练和灾害情景体验提升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利用3至5年时间实现本居民接受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0%至35%

9.完善社会响应工具包健全政府与社会沟通机制积极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反映的情况密切关注舆情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澄清不实信息明确()、管委会、(社区)应对极端天气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结合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和网格管理等机制动员和引导社会公众协助做好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辅助工作。

10.制定灾后恢复工作指南编制极端天气灾后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指南完善灾情统计、物资调拨、社会救助、疫情防控等机制构建应急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网络及时开展灾后心理创伤干预充分发挥保险等场机制作用建立极端天气灾害风险多渠道分担制度。

11.强化督导检查工作建立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通过明查暗访、联合执法、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基层单位及重要部位、风险隐患点位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查找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各类响应措施落实到位

12.组织开展综合演练坚持实战标准和问题导向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极端天气应对演练重点演练风险研判、应急指挥、信息报送、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积极推动开展无脚本双盲演练和多种专业应急队伍联演联训强化演练评估和考核根据演练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预案方案

13.推动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能力提升。健全军地联合指挥调度机制发挥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在抢险救援中的攻坚突击作用。稳定灾害信息报告员队伍提高灾情报告水平健全区、()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完善相关物资峰值供给机制和投放点网络体系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储备应急物资增强极端天气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14.提升通信应急保障能力建设简便快捷的无线自组网应急通信系统实现灾害现场通信快速恢复保障应急通信畅通提升公众通信重要骨干网络节点的抗灾标准强化极端天气抵御能力和应急服务能力。

15.加强风险防范应对科技支撑依托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完善监测预警、指挥通信、辅助决策、抢险救援等系统和装备

16.增强城建筑设施抗灾能力定期对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和重要设施开展极端天气应对能力评查通过专项治理、工程改造和城更新行动增强城防灾抗灾能力严格落实城设防标准提升极端天气高风险地区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水平降低城脆弱性利用生态空间划分防灾分区完善城开敞空间系统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等场所分级分类建设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险场所。

17.强化生命线韧性和应急保障。落实市级市政重要生命线韧性提升规划推动建设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并联式生命线系统强化水、电、油、气、热设施管网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建立城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二)加强极端降雨应对和防洪防涝工作

18.加强重点区域和部位洪涝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强化内涝风险点识别实行落图管理利用3至5年时间对全区城市公共空间低洼处强降雨积水情况进行推演并根据推演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增强中小河道和山洪沟道感知能力逐步实现流量、水位实时监测。完善山区道路重点弯道、坡道和险段的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提升动态监测和分析预警能力

19.增强防汛预案方案的针对性、实战性和灵活适应性开展暴雨巨灾情景构建补充完善防汛预案中应对极端降雨的针对性措施完善水库、河道调度方案做足极端条件下调度准备完善分洪区、蓄滞洪区运用预案进一步细化启用条件、居民转移安置和补偿等工作;完善人员避险转移台账掌握人员转移完成所需的时间。

20.完善极端降雨应对指挥模式和措施对全系统性极端降雨注重加强统一指挥、协同应对;原则上提前24小时会商部署提早下达防范应对指令明确完成时限并加强监督检查;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和安全提示信息预置前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严格执行汛限水位要求科学实施水库、河道预泄对局地突发极端降雨注重加强分区分级预警响应;(街)、管委会、(社区)结合实际第一时间自主响应主动巡查、盯守风险点落实预定措施。

21.加强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和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护加强地下空间防倒灌、应急疏散和抢险措施强化隧道洞口周边政排水设施建设。提高水、电、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的防洪防涝标准。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等的防洪防涝措施。完善车站、医院、学校、养老院、福利机构等公共场所的极端降雨应急疏散和抢险措施。摸清地下水位回升可能造成的建筑基础安全隐患底数。

22.加快补齐防洪排涝工程短板加快推进病险水库和水闸工程治理加强不达标堤防建设合理保障用地需求推进蓄滞洪(涝)区建设加快推进《北京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实施动态排查分析积水情况采取工程与应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治理加快推进中小河道治理确保排水顺畅积极开展农村内涝治理结合山区河道堤防的防护目标和水毁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防护措施统筹管理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增强全洪水调度各网络节点的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23.突出做好山区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险村防汛工作落实山区防汛包保责任严格落实险村险户避险转移措施提前组织人员避险转移并妥善安置。组织开展险村险户防汛演练和应急培训不断提高群众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重发挥山区应急广播村村通人员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高风险村与外界联系的通讯手段提升极端条件下通讯保障能力

(三)统筹做好其它各类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

24.强化极端降雪天气应对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健全极端降雪应对措施清单。根据雪情预警及时启动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前沿指挥部提前在主干道预置扫雪铲冰力量和装备强化雪天清障联动保障道路畅通和运输安全动员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组织做好人行道、街巷、胡同、小区内除雪工作。强化交通疏导和管制及时对因积雪结冰易发生事故的路段采取封闭或分流措施

25.加强极端降雪、低温和寒潮天气的城运行保障强化能源供应和设施设备运行监测及时协调增加域外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做好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油等管网及交通、通信等重要政设施防寒抗冻工作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巡查检查及时处置热力管线跑冒事故和其它生命线系统故障强化能源、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民正常生活需要

26.强化大风天气安全防范在大风天气应对规范的基础上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完善调度机制和指令清单。针对户外易倒伏物体和易受影响的设施设备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定期开展安全排查根据大风预警开展巡查检查督促停止户外高空作业、扬尘施工、户外大型活动和水上活动及时加固易倒伏物体及悬挂物、搭建物等加强林区、田间地头野外火源管理严防发生森林火灾

27.做好极端高温天气应对编制极端高温天气应对工作指引完善政府、社会单位的预警响应措施引导民做好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的个人防护。结合预警强化安全信息提示和巡查检查督促停止极端高温时段的户外大型活动指导企业严格落实防热降温措施防止发生爆炸、火灾、有限空间中毒等安全事故落实电力错峰避峰措施加强供水运行调度管理保障居民用户供电供水。

28.加强雷电天气安全防护制定雷电天气应急预案完善风险防范应对工作机制健全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强化防雷装置维护和检测指导高层建筑、文物建筑和重要场所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装置并加强日常维护和定期安全检测强化冬季雷电落区预报预警综合运用远程监控、视频会商等方式严密监测森林火情适情前置森林灭火队伍及时扑救森林火灾

29.强化冰雹天气安全应对制定冰雹天气应急预案强化风险防范、应急响应、灾情统计等工作加密预警信息发布结合冰雹落区预报及时提醒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停止户外活动和作业指导加固建筑设施薄弱部位防止冰雹破坏建筑设施提示农业生产主体加强防范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消除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和树木折断等安全隐患严防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工作要求

(一)增强风险意识全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全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公共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最大程度避免和减轻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

(二)强化工作落实。全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统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任务书和时间表按照工程化、项目化方式抓好管理措施和任务项目的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局要牵头组成联合检查组不定期检查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承担的任务开展情况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表彰先进典型强化示范引领作用及时按照有关规定表彰奖励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并通过各类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激发各部门、各单位、各镇街以及各类抢险救援力量参与极端天气应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1.关于落实《门头沟区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

工作的若干措施》的分工方案

2.极端天气判定标准


附件1

              关于落实《门头沟区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

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的分工方案

为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推动落实《关于加强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升本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能力,制定如下分工方案。

一、工作任务及分工

(一)强化极端天气识别和预判

1.依据现有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等级,结合天气预报预警提前识别各类极端天气。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提高气象精准预报和提前预警能力

2.建立提早预报预警机制,对局地强降水、短时大风、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龙卷风除外)原则上提前1至3小时预报预警;对其它极端天气提前6至12小时预报预警,力争提前24小时预报预警。实行分区域的精细化预报预警模式,开展落区预报,并加密滚动预报。

责任单位:气象局

(三)增强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和效果

3.充分利用电视、短信、手机客户端、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加密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信息,增强信息针对性、时效性和覆盖面。加强安全提示信息的直达性、直观性、直白性,让社会公众“看得明白、听得懂、用得上”,确保把预警信息有效转化为应对行动。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区委宣传部、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四)完善风险防范应对管理工具

4.推行风险地图管理,开展极端天气条件下城市风险点位分析识别,建立风险点清单,编制完善洪水、内涝、地质灾害、大风等风险分布图。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水务局、区规自分局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区公路分局人防办、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结合区域地形、环境要素和城市运行情况,编制重要目标防护图,根据实际需要适度提升防护标准。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6.制定救援力量布防图,采取前置、预置和机动相结合的方式,优化救援力量部署。健全极端天气应对分析评估和复盘总结机制,不断改进完善应对工作。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五)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7.区相关部门要完善防汛、雪天保障、沙尘暴应对等应急预案,制定大风、雷电、冰雹等应急预案。各镇街、管委会要结合本地区气象特点,针对易发多发极端天气,建立完善可操作的预案体系。加强风险点位和重要目标设施的预案管理,建立模块化应急处置机制。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交通局、区公路分局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委、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六)完善应急响应和指挥机制

8.建立完善指挥调度指令清单,实行全时段指挥调度机制,根据极端天气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响应措施,及时调度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对于重点风险点位,实施扁平化、点对点调度,实现精准指挥和响应。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七)构建适应局地气象特点的应急处置模式

9.研究把握本地形地貌复杂、气象条件多变的特征,针对极端天气局地性、突发性的特点,细化调整相关应急处置方式。针对山前、山前偏南迎风坡、喇叭口地形谷地暴雨多发带,山区冰雹多发带,构建多方联动、区域协同、自主响应、快速处置的应急处置模式。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八)增强社会公众避险自救能力

10.开展极端天气风险科普宣传,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普及极端天气灾害特点、风险隐患、紧急避险等相关知识。积极组织市民参加极端天气应对培训演练和灾害情景体验,提升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科信局气象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11.利用3至5年时间,实现本居民接受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的30%至35%。

责任单位:红十字会、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九)完善社会响应工具包

12.健全政府与社会沟通机制,积极发挥专家智库作用,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反映的情况。密切关注舆情,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澄清不实信息。

责任单位: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13.明确镇(街)、管委会、村(社区)应对极端天气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结合“接诉即办”“吹哨报到”和网格管理等机制,动员和引导社会公众协助做好秩序维护、后勤保障等辅助工作。

责任单位: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制定后恢复工作指南

14.编制极端天气灾后处置和恢复重建工作指南,完善灾情统计、物资调拨、社会救助、疫情防控等机制。构建应急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网络,及时开展灾后心理创伤干预。充分发挥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建立极端天气灾害风险多渠道分担制度。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民政局、卫生健康委、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一)强化督导检查工作

15.建立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督导检查和问责机制,通过明查暗访、联合执法、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基层单位及重要部位、风险隐患点位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及时查找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各类响应措施落实到位。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二)组织开展综合演练

16.坚持实战标准和问题导向,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综合性极端天气应对演练,重点演练风险研判、应急指挥、信息报送、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17.积极推动开展无脚本“双盲”演练和多种专业应急队伍联演联训,强化演练评估和考核,根据演练发现的问题,不断完善相关预案方案。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三)推动应急队伍和物资保障能力提升

18.健全军地联合指挥调度机制,发挥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在抢险救援中的攻坚突击作用。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人民武装部

19.稳定灾害信息报告员队伍,提高灾情报告水平。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20.健全区、镇(街)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完善相关物资峰值供给机制和投放点网络体系。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和家庭储备应急物资,增强极端天气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商务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四)提升通信应急保障能力

21.建设简便快捷的无线自组网应急通信系统,实现灾害现场通信快速恢复,保障应急通信畅通。提升公众通信重要骨干网络节点的抗灾标准,强化极端天气抵御能力和应急服务能力。

责任单位:区科信局

(十五)加强风险防范应对科技支撑

22.依托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完善监测预警、指挥通信、辅助决策、抢险救援等系统和装备。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

(十六)增强城市建筑设施抗灾能力

23.定期对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和重要设施开展极端天气应对能力评查,通过专项治理、工程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城市防灾抗灾能力。

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24.严格落实城市设防标准,提升极端天气高风险地区基础设施的防灾抗灾水平,降低城市脆弱性。利用生态空间划分防灾分区,完善城市开敞空间系统,利用公园绿地、体育场馆、学校等场所,分级分类建设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险场所。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七)强化生命线韧性和应急保障

25.落实市级市政重要生命线韧性提升规划,推动建设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并联式生命线系统,强化水、电、油、气、热设施管网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

责任单位:区规自分局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26.建立城市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责任单位:区规自分局区科信局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区交通局、区公路分局人防办、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八)加强重点区域和部位洪涝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27.强化内涝风险点识别,实行落图管理,利用3至5年时间对全城市公共空间低洼处强降雨积水情况进行推演,并根据推演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责任单位: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28.增强中小河道和山洪沟道感知能力,逐步实现流量、水位实时监测。

责任单位:水务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29.完善山区道路重点弯道、坡道和险段的地质灾害监测设施,提升动态监测和分析预警能力。

责任单位:区规自分局区公路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十九)增强防汛预案方案的针对性、实战性和灵活适应性

30.开展暴雨巨灾情景构建,补充完善防汛预案中应对极端降雨的针对性措施。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31.完善水库、河道调度方案,做足极端条件下调度准备。完善分洪区、蓄滞洪区运用预案,进一步细化启用条件、居民转移安置和补偿等工作。

责任单位:水务局,各相关镇

32.完善人员避险转移台账,掌握人员转移完成所需的时间。

责任单位: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十)完善极端降雨应对指挥模式和措施

33.对全系统性极端降雨,注重加强统一指挥、协同应对;原则上提前24小时会商部署,提早下达防范应对指令,明确完成时限,并加强监督检查;提前向社会发布预警和安全提示信息,预置前置抢险救援力量和物资,严格执行汛限水位要求,科学实施水库、河道预泄。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34.对局地突发极端降雨,注重加强分区分级预警响应;镇(街)、管委会、村(社区)结合实际第一时间自主响应,主动巡查、盯守风险点,落实预定措施。

责任单位: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十一)加强重点区域、重要部位和重要设施的安全防护

35.加强地下空间防倒灌、应急疏散和抢险措施,强化隧道洞口周边市政排水设施建设。

责任单位:区公路分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人防办、水务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36.提高水、电、气、通信等生命线工程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的防洪防涝标准。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企业等的防洪防涝措施。

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区科信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37.完善车站、医院、学校、养老院、福利机构等公共场所的极端降雨应急疏散和抢险措施。

责任单位:区交通局、区卫生健康委、教委、民政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38.摸清地下水位回升可能造成的建筑基础安全隐患底数。

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城市管理委、区公路分局、区人防办、水务局、区规自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十二)加快补齐防洪排涝工程短板

39.加快推进病险水库和水闸工程治理,加强不达标堤防建设。

责任单位:水务局、相关镇街

40.合理保障用地需求,推进蓄滞洪(涝)区建设。

责任单位:区规自分局水务局、各相关镇街

41.加快推进《北京积水内涝防治及溢流污染控制实施方案(2021年-2025年)》实施动态排查分析积水情况采取工程与应急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治理加快推进中小河道治理,确保排水顺畅。积极开展农村内涝治理。结合山区河道堤防的防护目标和水毁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防护措施。统筹管理具有防洪功能的水库,增强全洪水调度各网络节点的管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责任单位:水务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十三)突出做好山区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险村防汛工作

42.落实山区防汛包保责任,严格落实险村险户避险转移措施,提前组织人员避险转移并妥善安置。

责任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水务局、区规自分局、各相关镇街

43.组织开展险村险户防汛演练和应急培训,不断提高群众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注重发挥山区应急广播“村村通”在人员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丰富高风险村与外界联系的通讯手段,提升极端条件下通讯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各相关镇街

(二十四)强化极端降雪天气应对

44.修订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健全极端降雪应对措施清单。根据雪情预警及时启动专项应急指挥部和前沿指挥部,提前在主干道预置扫雪铲冰力量和装备,强化雪天清障联动,保障道路畅通和运输安全。

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委、区交通局、区公路分局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45.动员党政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组织做好人行道、街巷、胡同、小区内除雪工作。

责任单位: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46.强化交通疏导和管制,及时对因积雪结冰易发生事故的路段采取封闭或分流措施。

责任单位:公安(含区交通支队)、区公路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十五)加强极端降雪、低温和寒潮天气的城市运行保障

47.强化能源供应和设施设备运行监测,及时协调增加域外电力和天然气供应,做好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供油等管网及交通、通信等重要设施防寒抗冻工作,确保安全稳定运行。加强巡查检查,及时处置热力管线跑冒事故和其它生命线系统故障。

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区交通局、区公路分局区科信局商务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48.强化能源、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障市民正常生活需要。

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委、商务局、应急管理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十六)强化大风天气安全防范

49.在大风天气应对规范的基础上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完善调度机制和指令清单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0.针对户外易倒伏物体和易受影响的设施设备,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定期开展安全排查。根据大风预警开展巡查检查,督促停止户外高空作业、扬尘施工、户外大型活动和水上活动,及时加固易倒伏物体及悬挂物、搭建物等。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1.加强林区、田间地头野外火源管理,严防发生森林火灾。

责任单位:园林绿化局、应急管理局、相关镇

(二十七)做好极端高温天气应对

52.编制极端高温天气应对工作指引,完善政府、社会单位的预警响应措施,引导市民做好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的个人防护。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3.结合预警强化安全信息提示和巡查检查,督促停止极端高温时段的户外大型活动,指导企业严格落实防热降温措施,防止发生爆炸、火灾、有限空间中毒等安全事故。

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4.落实电力错峰避峰措施,加强供水运行调度管理,保障居民用户供电供水。

责任单位:城市管理委、水务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十八)加强雷电天气安全防护

55.制定雷电天气应急预案,完善风险防范应对工作机制,健全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6.强化防雷装置维护和检测,指导高层建筑、文物建筑和重要场所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防雷装置,并加强日常维护和定期安全检测。

责任单位:气象局、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7.强化冬季雷电落区预报预警,综合运用远程监控、视频会商等方式严密监测森林火情,适情前置森林灭火队伍,及时扑救森林火灾。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园林绿化局、气象局、各相关镇

(二十九)强化冰雹天气安全应对

58.制定冰雹天气应急预案,强化风险防范、应急响应、灾情统计等工作。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59.加密预警信息发布,结合冰雹落区预报,及时提醒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停止户外活动和作业。

责任单位:应急管理局、气象局区委宣传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60.指导加固建筑设施薄弱部位,防止冰雹破坏建筑设施。提示农业生产主体加强防范,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消除搁置物、悬挂物脱落和树木折断等安全隐患,严防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责任单位: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农业农村局、园林绿化局、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中关村门头沟园管委会

二、工作要求

(一)严格落实责任。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要高度重视极端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机制,依据本方案细化任务分工,明确完成步骤和时间,按照工程化、项目化的方式推进实施各项任务,确保每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二)强化协同配合。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牢固树立全“一盘棋”思想,主动加强沟通和任务对接,强化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任务牵头部门要发挥好抓总作用,根据实际建立会商和协同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紧密配合、互相协作,合力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

(三)及时报送进展。区各相关部门、各镇街、管委会要加强调度,定期梳理和分析任务开展情况,按照时间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各单位要在每年12月1日前将任务进展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应急办,应急办将在应急委有关会议上进行通报。


附件2

极端天气判定标准

极端天气是指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发生的超越常态的小概率气象现象通常具有突发性强、不确定性大、叠加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根据本历史气象数据分析和近年来工作实际当天气情况达到某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级别、经研判其造成的危害可能超出城设防标准时按下列标准判定极端天气

1.极端降雨:暴雨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1小时降水量达70毫米以上6小时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24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

地质灾害橙色预警信号即气象因素致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高。

2.大风:大风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

3.冰雹:冰雹红色预警信号即预计累计降雹时间30分钟以上冰雹直径在2厘米以上地面积雹厚度5厘米以上

4.雷电:雷电红色预警信号即预计有强烈雷电活动并伴有10级以上短时大风或短时强降水或冰雹

5.极端高温: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即预计日最高气温升至41℃及以上或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37℃以上

6.极端降雪:暴雪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12小时降雪量达6毫米以上。

7.寒潮:寒潮橙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下降12℃及以上并且日最低气温下降到0℃或以下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的冷空气活动。

8.极端低温:持续低温黄色预警信号即预计连续三天及以上日最低气温低于-12℃

9.沙尘暴:沙尘暴黄色及以上预警信号即预计有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沙尘暴天气现象。

10.龙卷风:由事件是否发生来确定在强烈不稳定天气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小范围的高速旋转的空气涡旋中心风力达100米/秒以上直径一般几米到几百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