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上午11点,雁翅镇在断水断电断网的情况下,上演了一幕“惊天救援”,争分夺秒与“洪水”赛跑,救群众于危难之中。
闻声而进寻援而出
“救命、救命...”似有似无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主席,我听着是不是有人在喊救命啊。”付家台村村委付地刚在山上听到远处似有人在呼救,立刻向在付家台村巡查房屋受损情况的镇人大主席李东梅同志汇报了情况。
“走,赶紧去看看。”
只听越接近河道,呼救声越来越明显,他们循声一直来到位于黄岩沟附近的河道旁时
“呵”东梅主席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名男子被困于河道中央,正怀抱着一棵大树拼命地呼救。因距离靠近付家台村一侧的河道至少30米,被困人员虽意识清醒,但早已筋疲力尽,只能不断高呼“救命”。
“立即上报镇党委,启动救援。”见与对方通过喊话等形式均无法顺利沟通,单靠现场几个人也无法展开有效救援,东梅主席下达了紧急命令。
工作人员立即返回镇政府向区纪委书记曾铁军,镇党委书记李岿然第一时间汇报情况。作为镇防汛总指挥的李岿然书记当机立断,即刻通过卫星电话尝试联系斋堂消防队。
“雁翅镇往斋堂方向多处路面坍塌,必经之路青白口桥现已塌陷,并且不时有滚石从山体滑落,目前救援队伍难以到达。”
“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看来我们只能靠自己了。”李岿然书记放下电话,坚定地说道,“大家都想想,有什么好的办法。”
武装而进无果而出
“付家台一侧的河道距离被困人员有足足30-40米,抛救生圈的可能性不大,现在雨势太大了,如果通过捆绑的方式派谁下河去拉他上来危险度太高,能不能尝试绕到另一侧山的那一面,那边距离被困人员目测大概有十几米左右。”于是,一个由城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郝学赛,科员杜小海、郭建峰组成的先遣队,率先带着配备的麻绳、救生圈等防汛物资出发了,希望借助海哥这个本地人熟悉地形的优势实现“曲线救人”。
事实上,不仅仅大路早已被雨水淹没了,作为“拦路虎”的还有一根根倾倒的电线杆,海哥带着大家左穿右插,沿着泥泞不堪的小路向大山方向走去,但是受到持续降雨影响,山体滑坡严重,越往山前走,行进变得越困难,眼见着山上还不断有石头滚落,“泥水”已经淹没了几个人的大腿,救援小队只能无奈地选择先原路返回了。
“真不甘心啊”郭建峰懊恼地说,恨不得自己下河游过去救援。
“是啊,斋堂水库中午11点半放水,留给我们的时间实在不多了,如果洪水流下来一切就晚了...”参与会商研判的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急。
“大家都别着急,再想想办法。”镇党委书记李岿然安抚大家的情绪后说,“据现场勘查回来的同志们说,被困人员看上去比较年轻,有一定自救能力,咱们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把救生衣给被困人员送去。”
智慧而进平安而出
“如果用无人机试试呢?把救生衣和提示信息都系在无人机上面,试试能不能给被困人员递过去,我有无人机。”副镇长杨政兴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大家又一次燃起了希望。
“向南游有生路,往山那边爬”,雁翅镇工作人员用A4纸写下了这样几个大字,救援小队再一次带着希望出发了。
在付家台一侧的河道边,救援小队的几个人第一次试飞,失败,雨太大了,第二次试飞,又失败了...
“别灰心,别有负担,我们再多试几次,就算我的无人机落水了,为了救人也值得了。”副镇长杨政兴安慰道。
终于,这次无人机不偏不倚落在了被困人员的头上,他一下子抓住无人机,并且看懂了字条上的信息,快速穿上了救生衣,奋力地向河对岸游去。
“得救了!太好了。”此时,救援小队的同志们都高兴地蹦了起来。
当几个人赶回镇里报告喜讯,雷鸣般地掌声不由地响了起来。
“都是我们的棒小伙。”岿然书记由衷地感到骄傲。
区纪委书记曾铁军、镇党委书记李岿然一行人将受困人员接回了镇政府,并安排工作人员首先为蒋先生处理了腿部的伤口,提供了洁净的衣物和温暖的食物。受困人员蒋先生甚至不顾男儿膝下有黄金,一心只想感谢每一个“恩人”,也不在乎男儿有泪不轻弹,流着热泪一再表达着数不清地感激感谢之情。原来,作为货车司机的蒋先生,7月30日,自河北运输货物而来,突遇大雨,被迫在雁翅镇付家台村附近停留,本想在车内休整一夜再出发,却不曾想,31号早晨,当他想下车查看周边情况的时候,失足落水,幸而被横在河水中的大树拦住,取得了一线生机后,只能通过不断呼喊的方式求救,最终等来了救援。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镇政府不仅通过卫星电话替他向家人报了一声平安,还给他提供了暂住场所与生活物资。
暴雨中见大爱,危难中显真情。不管在何时何地,在出现危险的时候,雁翅人民总能挺身而出,齐心协力守护一方平安,这就是刻在雁翅人民骨子里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