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能问答 长者版 移动版

“门头沟传统村落”专栏--灵水村:明清举人村 池水三禁碑

日期:2023-08-14 09:15 来源:门头沟区档案局

分享代码

字号:

【作者简介】

马淑琴,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门头沟区作协主席。

著有诗集《放歌京西》、《山月》、《不朽的风景》、《炊烟扶摇》和散文集《书琴散文》等,至今已发表诗歌数百首,创作发表散文、报告文学百余万字。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及市级奖项。

  

  灵水村的柏抱榆

  举人村魂

  灵水村古柏


  金榜辉映万里云天/莲花峰高擎举人的酒碗/酒香溢满乡村的史书/儒雅穿越了岁月的荒蛮……

  ——这是我为灵水村写的一首诗,并且在我主持的一次灵水举人文化节启动仪式上朗诵。我带领文学艺术界的朋友到灵水村去过数十次,每次都有新感受。第一次是在2002年盛夏,我带作协会员去采风,晚上住村北“飘雨山庄”的简易木板房。夜深了,听着窗外蛐蛐们热闹的叫声,大家还聚在一起谈感受,交流古村的历史文化。通过那次采风,赶在第二届举人文化节前夕,大家认真创作了一批反映举人文化的文学作品,成功编印了一本《百花山·灵水举人文化专刊》,成为献给第二届举人文化节的一份厚礼。我写的散文《灵水——精神的圣殿》发表在《中国艺术报》。

  灵水村地处京西斋堂镇西南,前有髽髻山,背靠莲花山。不足800人的村子,沧桑的古庙,奇特的古树以及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民间习俗,充满了古老灵动的神韵。特别是明清两代出过多名举人,举人文化成为村魂。2005年11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灵水村建于金代之前。村呈龟形,西北高,东南低。三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古老的街巷里,随时都能见到不同风格的古老建筑。有明代五进院落的“举人宅院”,有“八大堂”之称的古商宅院,有保存完好的清代“三义隆”四合院……这些古民居古商号,无论门楼、影壁、门窗,做工都很讲究,砖雕古朴浑厚,木雕精巧而不繁琐,处处体现不同凡响的艺术之美。

  灵水村崇尚文化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明永乐八年村里就办起了社学和诸多私塾。清光绪二十一年,村人刘增广赶赴京师参加甲午科的考试,得中举人,辗转山西左云、吉州、静乐等州县为官。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家守孝的刘增广倡导在木城涧的玉皇庙建起了新式学堂,并亲自撰写了碑文。1914年,灵水村也办起了新式学堂,村里负担教师的生活,全村的孩子无论穷富都可以上学,琅琅书声,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灵水人还把文化的种子传播村外。灵水人谭体仁1920年在清水创建了一所小学,1923年又创办了清水高小。民国时期,村内数名青年先后就读京师大学。由于近现代多人从事教育,所以有教书先生遍京西之说。又由于灵水村出过刘增广等多名举人,举人文化对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称为“京西举人村”。

  灵水村曾有17座古庙,灵泉禅寺最为古老。灵泉寺原名瑞灵寺,明代改为灵泉寺。《宛署杂记》载:“灵泉寺在凌水村,起自汉时。弘治年僧员海重修,庶吉士王伦记。”人们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灵泉寺的历史,比潭柘寺还要早。

  灵泉禅寺在村西北,寺庙坐北朝南。寺中原有天王殿、关公殿、三世佛殿和三大士殿。当初,规模宏大,香火很盛。可惜,历经千年风雨,如今,古寺破损得好像一部只留下封面的经书,仅存影壁和山门。

  寺院曾被改成学校。值得一提的是,院内还有一株见证了古寺历史的,雌雄一体的银杏树。这株银杏树原是雄性,但居然有一雌枝,每年都硕果累累,堪称奇迹。

  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文人的文化知识和修养使得他们更富有对于家园的保护和热爱的情愫。基于这个原因,灵水人很早以前就有了突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举动。村西的南海火龙王庙的墙壁上至今还镶嵌着一块300多年前为保护这里的八角池水源而铭刻的“三禁碑”。 碑的全文是:“大清康熙岁次辛未仲夏初旬,合村聚会。庙前池边,禁止污秽,堆粪洗衣,如有违反,鸣钟议罪,罚供祭神,使知警畏,凡我村民均相劝诲,刻铭于石,流传后辈。池内三禁:凶泼投跳,愚顽搅混、儿童汗溺。池台三禁:宰杀腥膻,饮畜作贱,浆衣洗菜。”

  据说举人刘增广还带头制定了“猪羊圈养” 的规定,并且煞费苦心地“从我做起”。他故意将自家的两头猪放到街上,并带家人去追。待猪跑遍全村,全村人都来看热闹之时将猪捉住捆好并杀掉,把肉分给村民,带头接受惩罚。这种独具匠心的严于律己,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至今灵水村的男女老幼还都能随口说出“猪有圈,狗有链,鸡有绊,养猫户户串”的民谣。由此看来,几百年前的“村规民约”是多么深入人心。

  灵水村所处京西古道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灵水人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抱负。村人刘懋恒康熙年间于山西汾州任知府时因政绩卓著而受到朝廷表彰,家人受到敕封。灵水村至今还保存着清康熙三十二年三月二十日,朝廷封赠刘懋恒之父刘应全为中宪大夫的文书“奉天诰命”。

  刘懋恒和父亲刘应全曾三次大规模赈灾。第一次是顺治初年,斋堂川发生灾荒,刘应全“遂捐家资数千金,以赈贫困救济灾民。”朝廷知道后,封刘应全为迪功郎。康熙七年,京郊洪水,以后又大旱。刘应全和刘懋恒父子先后捐出粮食三千七百多石,救济了万余人。康熙三十年,“山西大灾,晋地绝收”,出任州知府的刘懋恒“带头捐家资,并下教属邑,令计口公赈,赖以更生者六万余人。”

  为纪念刘懋恒父子三次赈灾的义举,教化村民,清末民初起,举人刘增广提议每年立秋时节村人一起喝粥,以示纪念。此后,每年立秋这一天都要举办“秋粥节”。不仅是对扶贫济困精神的弘扬,也是一种凝聚力的体现。全村人你出一斗米,我出一把豆,没钱的添一瓢凉水,加一把柴,用全村人最大限度的默契精心熬制成粥,不分男女老幼一起捧碗喝粥。这是一种多么富有人情味的和谐场面。在这个意义上说,“秋粥节”是一种人性的感召和聚会,是村人的一次狂欢与释放。这时,我们仿佛可以听见人们心灵撞击的回声。

  灵水村有三株奇特的古柏,吸引着八方游客。其中,有一株长得像灵芝,被称为灵芝古柏。灵芝古柏长在村北的半坡上,主干有磨盘粗。它的侧枝不多,每枝都托着一朵绿云,绿云之间高低不等,远远望去,像一棵巨大的灵芝,飘逸潇洒。虽历经千年,却精气十足,如同一幅遒劲的“狂草”。

  南海火龙王庙的院子里,有两棵树龄都在千年以上的古柏。其中一棵怀抱一棵桑树,人称“柏抱桑”。另一棵怀抱一棵榆树,人称“柏抱榆”。两株古柏,好像两位慈祥的母亲,紧紧地搂抱着被自己收养的孤儿。是人为的嫁接,还是小鸟叼来的籽粒,至今是个谜。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