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智能问答 长者版 移动版

北京市门头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简稿

日期:2019-01-31 16:09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分享代码

字号:


1 规划总则

1.1规划原则

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生态为本、遵循自然;有序安排、导向明确;政府引导、社会参与。

1.2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7年到2035年,近期到2020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规划范围为门头沟区行政边界。

2 目标与指标

2.1总体目标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以生态文明示范区为抓手,立足水生态涵养区定位,构建“源头涵养-重点保护-系统缓冲-全面提升-功能改善”五个层次的梯级全区海绵总体格局,建设“一带、两片、五河”的新城海绵城市重点布局,以“水环境提升、水生态涵养、水资源严控和雨洪安全管理”为着力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统筹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打造出“自然、和谐、生态、创新”的门头沟宜游宜居宜业山水新城。具体包括:

2.2指标体系

核心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为25.9mm。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标面积比例,2035年达到80%

3 格局构建

3.1海绵空间格局构建

海绵城市的总体格局是城市的“山水林田湖”自然本底与城市建筑空间组合相互关系的综合反映。海绵城市总体格局关系到城市的生态、环境的构建,是城市海绵建设的基石。基于流域尺度与行政分区,结合地形地貌、功能区划、生态敏感性等条件,提出“涵养-保护-缓冲-提升-改善”五个层次的梯级门头沟海绵空间格局,上游山林注重海绵体的涵养与保护,新城重点镇注重海绵建设的策略与指标。具体分为山体生态涵养区、地表水体保护区、绿色生态缓冲区、城市建设提升区、水系功能改善区五类功能分区。

3.2新城海绵城市重点布局

“一带”:永定河滨河海绵缓冲带;“两片”:两个海绵城市重点建设片区,即源头控制改造片区和砂石坑整体调控片区;“五川”:新城五条河道水系连通。

4 源头雨水径流管控

综合考虑街区、排水分区、功能分区等因素,实际形成管控单元25个。分别按照建筑小区、公园绿地(包括水体)、和道路广场对源头控制改造片区和沙石坑流域区进行指标细分,作为不同地块规划管控要求各单元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在66%~81%之间。

5 总体方案

5.1水安全系统规划

构建源头减控措施体系。根据管控单元指标,严格管控规划审批用地的海绵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用地单项指标分解结果,指导不同地块海绵建设。

完善防洪工程建设。新城地区河道全部实现规划要求的设防标准;山区加快完成行洪河道综合治理,实现河道规划标准。基于砂石坑构建新城蓄洪工程,提高新城防洪能力。

减轻易积滞水点隐患。结合当地市政工程措施的建设与改造任务,增加易积水点周边排水路由,提高管线标准,设置排水泵站,提高应急排水能力。

完善非工程体系建设。加快河道蓝线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全区河道蓝线划定工作;落实河道行洪空间,确保防洪安全。建设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泥石流监测站,构建完善的水文监控体系。

5.2水环境系统规划

控源截污。建设和完善城区污水排除与处理系统,实施新城5条河的截污和水质净化工程,实施门头沟再生水厂提标改造工程,新建镇级污水处理厂9座,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线工程。

初期雨水治理。通过采取下凹绿地、透水铺装、调蓄容积、环保雨水口等源头控制措施,从小区、道路的源头增加初期雨水的拦截,从而减少初期雨水入河,起到提高河湖水质的作用。

内源治理。新加大河道清淤疏浚力度,同时采用生态疏浚技术,并鼓励开展污染底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活水补给。通过源头控制措施提高排水系统的雨水入渗缓排能力,加大城市河道清水基流补源时间和补水量。基于砂石坑构建雨洪调蓄工程,滞蓄入渗,回补地下。增加河道再生水补水能力和实际补水量,保障河道生态用水。

5.3水生态系统规划

岸线生态保护与修复。进行城区、镇区河道岸线生态改造;在落实蓝线规划的基础上,改造硬质岸线为生态岸线,必要时增加景观效果。

生态小流域治理。治理项目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2 个工程项目,规划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2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7km2

水系连通。在门头沟新城5条河道入永定河河口处新建泵站,通过压力管道将河道水体输送至其上游河道,水体经过河道回流至永定河,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5.4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规划

扩大再生水利用量,加快推进再生水回用管网建设,形成再生水供水干线管网,保障河湖生态需水。

增强雨水资源化利用,提高本地雨水涵养能力。规划利用砂石坑引蓄中门寺沟、冯村沟和西峰寺沟的雨洪水,在调控雨洪的同时回补地下水,并结合滨河公园的建设,利用生态功能净化雨水,提高水环境质量。在城区充分利用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拦蓄周边市政雨水。在新建小区或老旧小区大力推广雨水樽、雨水洗车、屋顶滞蓄等技术,提高非常规水利用率。

5.5水文化发展规划

以永定河为生态廊道构建永定河文化带。依托古村古庙文化保护相关水文化建筑。通过地下水压采恢复井、泉相关水文化景区。丰富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的水文化内涵。

6 近期建设计划

规划总体包括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道路系统、海绵型公园和绿地、砂石坑改造、水系连通工程、水务基础设施建设、管控平台建设等七大类任务。

7 规划管控与规划衔接

7.1规划管控制度

结合既有规划建设管控环节,研究制定并完善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规划建设审批流程、验收管理办法,将海绵城市建设量化指标要求写入城市总规、控规、及“两证一书”审批流程,施工图审查、开工许可、竣工验收等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环节;针对在建项目、已建项目,探索海绵城市相关内容审批绿色通道。

7.2规划衔接

结合门头沟区实际情况,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开展低影响开发相关专题研究,继续对城市规划进一步进行完善,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蓄滞利用雨洪”的方针,明确低影响开发策略和重点建设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各专项规划等各层级规划编制中,在地块出让时,将海绵城市建设的控制要求(如单位硬化面积的调蓄容积,下沉式绿地率,透水铺装率等指标)落实到规划设计条件中;完成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等专项规划,与海绵城市建设相适应,并将相应规划落实到城市发展建设中去。

8 规划保障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机制;完善政策制度;加强运营管理;落实资金保障;提高能力建设


门头沟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简稿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